近日,有消費者反映地板業也設立最低消費,如果顧客購買地板面積達不到商家規定的最低要求,需要額外繳納費用。“家里裝修影視墻做造型要用到地板,就去商場買了六七平,鄰居家里買地板都是免費安裝的,結果商家說我買的面積太少,1除了材料費還得另外再交50塊錢。”近日,省城市民錢先生消費時碰上了這樣的事。
遭遇地板最低消費的行規
省城北園大街一家居賣場,某國產品牌地板的銷售人員在介紹產品時,沒提最低消費的事,當被記者詢問購買面積是否有規定時,該工作人員才表示,如果低于商家規定的最小面積,需要收取一定的小單費。
采訪中記者發現,雖然都宣稱免費安裝地板,但大部分商家都暗自規定了享受這一服務的最低消費,地板品牌不同,免費安裝的面積下限也不同。某瑞士品牌地板的銷售人員表示,購買面積低于10平方米時,需要繳納50元的小單費;一國產品牌地板的銷售人員則表示,購買30平米以上,才能免費安裝。詢問了多家后記者發現,目前免費安裝地板的面積下限從10平米—30平米不等,額外收取的費用一般為50元。不過有的中小品牌地板銷售人員表示,雖然有最低消費,但可以協商。
眾商家談論現“地板最低消費”原因
對于為何規定最低消費,采訪中記者聽到了不同的說法,“這個錢主要是補貼運費,你買的再少我們也得派工人開車上門安裝,現在油價漲得多厲害啊。”也有的商家表示,面積不夠交的是鋪貼費,有的商家則表示叫做車工費。
“大品牌都有自己的專業安裝隊伍,安裝工的工資和車費都是靠銷售地板的利潤支付的,如果顧客購買面積少了,利潤就很少,但還要支付安裝工人的工資和油費,額外的收費就是補貼這部分費用。”采訪中,省城一地板經銷商表示。
對于地板賣家設最低消費的行為,1消協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商家有書面通知,或者在消費者付款之前明示這一條款,就沒有問題,否則就是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