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德國原木進口量有增有減,從2000年的356萬m3持續減少到2004年的223萬m3,其原因是國內風災受害木得到充分利用致使原木進口量減少,以后又迅速增加至2007年的460萬m3。2008和2009年原木進口量分別為334萬m3和417萬m3,達到10年來的較高水平。進口原木的90%為針葉樹,平均每立方米的進口價在德國鋸材需求增加的背景下,2003—2008年均超過100美元,2008年更是達到122美元的高位,但2009年則下降34%回落到80美元。
2000—2002年,俄羅斯和法國是向德國出口原木最多的國家,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木2000、2002和2006年均超過60萬m3,但近幾年受俄羅斯政府提高原木出口稅的影響,進口價格走高的同時進口量迅速減少,2008和2009年猛跌到4萬m3和3萬m3低谷。近10年從法國進口的原木在33萬—70萬m3之間浮動,雖然有相差20萬m3的大幅增減,但依然保持進出口關系,其原因是從法國進口的價格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5—2007年,德國從瑞典進口的原木最多,占其總量的1/4左右,但2008和2009年分別比上年大幅減少50%和60%。2008和2009年從捷克進口的原木最多,分別為78萬m3和116.5萬m3,占進口總量的23.3%和27.9%。2009年從波蘭和拉托維亞進口的原木猛增至66萬m3和20萬m3,德國取代瑞典大幅增加了從這些國家的進口量。來自比利時和荷蘭的原木進口量比較穩定,而來自奧地利和丹麥的進口量有較大起伏。
從近10年德國自歐洲各國進口原木情況看,有的增減幅度較大,有的較穩定,這也許與國產材生產動向和制材業的發展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