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板后來居上 重品牌惜人才
浙江南潯一個沒有森林資源的江南古鎮,卻成就了中國最大的木地板產銷基地、木業價格中心、信息中心和質檢中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地板之都”。
話說人才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在珠三角與長三角地板企業的人才爭奪戰中,有一個典型事例。還記得大自然地板那個“胡造奇”嗎?他確實是個奇才,可是大自然地板老總慧眼不識英雄,硬是讓這位奇才被浙江的世友地板給挖走了。之后便有了世友地板有“村姑”變“摩登女郎”的傳奇故事。窺一斑見全豹,可見珠三角的地板企業不如長三角惜人才!
當然與珠三角的地板企業相比,浙江南潯地板企業的一大幸福亮點在于政府的支持。如2008年,南潯區政府在全區工業企業中開展爭創“新象、新牛”企業的活動。2008年被列入“新象、新牛”培育計劃的企業共21家,其中木地板企業就有4家,占到20%。“新象、新牛”企業每年評選一次,連續兩年共評出“新象”企業2家,“新牛”企業7家,其中3家是木地板企業。政府和企業聯手打造南潯地區的實木地板行業,使木地板成為南潯區主要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并逐漸成為產業集群。
比不上別人,不能總找外部原因,內因才是關鍵。如今木地板行業競爭已經深入到了品牌競爭層面。因此,誰的品牌意識強烈并進行正確的品牌戰略規劃,誰就能從競爭中獲得更多的“注意力”。在南潯有很多木地板企業,注重品牌建設,期待用品牌來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如世友、永吉、久盛、格爾森等企業,為實現“中國木地板行業強勢品牌”,始終堅持品牌化發展戰略,用心創造,追求卓越,以良好的市場信譽贏得廣大消費者的信賴。
長三角地板企業后來居上——重品牌惜人才
珠三角長三角粵浙兩大商幫逐市場
說到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地板企業,不免讓人想起粵商與浙商。兩種不同的經商文化,造就了兩個區域地板企業不同的發展模式;浬坛钥嗄蛣、務實低調;浙商與時俱進、富而思進。
珠三角地板企業,上世紀90年代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香港、臺灣等地區和國外地板原材料供應商紛至沓來,大量進口地板木材資源涌入珠三角地區,使其成為地板原材料集散地,進而迅速支撐起珠三角地板行業。也因此在廣州、深圳、順德、汕頭等地方逐漸出現了宜華、富林、飛鴿、金剛鸚鵡、豐碩等地板品牌,然而20年過去了,如今的珠三角地板品牌,被國人熟知的并不多,只愿埋頭苦干,不愿抬頭看路的發展思維,讓珠三角地板企業斷送了全國市場。
但從2001年開始,隨著長三角經濟迅猛發展,浙江、江蘇、上海的地板企業利用區域優勢以及與時俱進的思維不斷發展壯大,浙江南潯一帶已經成為中國地板的重要產銷基地,部分在珠三角經營地板原材料的供應商轉戰長三角,很多原來在珠三角進貨的地板經銷商轉向長三角采購,使珠三角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普遍減產,很多企業面臨生存或轉型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