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創新:產品趨勢到底路向何方
產品決定了一個行業的基本外貌。中國衣柜行業從無到有,正是定制衣柜 這一種產品在中國大地上形成并取得市場認可的過程。隨著十年的行業發展,衣柜企業逐漸摸索出了一定的產品標準,并不斷引進新材料、推出新風格,極大地豐富了消費者對衣柜產品選擇空間。然而,這種摸索仍在進行之中。
2010年,好萊客衣柜 推出“歐陸精品”系列,代表著行業對傳統歐式風格的大膽突破;在2010年7月廣州建博會上,索菲亞、羅蘭家居等企業展出部分實木貼皮衣柜,代表著行業產品的另一個新動向;同時,部分衣柜企業衍生產品線,打造全屋定制等概念。在衣柜企業對產品的不斷摸索和嘗試中,衣柜產品的趨勢到底路向何方?
聯邦高登總經理林怡學這樣描述他對自己企業的規劃:立足定制衣柜的核心產品搜狐網,在做大產量的基礎上,開發鞋柜、床頭柜、床等配套產品,配套產品走庫存的方式,連同定制衣柜形成全面的產品線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產能吃緊:一個困擾行業的問題
“今年的市場比預想的稍微要差。我們今年制定的目標是完成70%左右的增長,但是從第一季度來看,我們的增長只達到30%多。”8月,某知名衣柜 品牌成都經銷商這樣對記者形容今年的衣柜市場。實際上,市場的減緩并不限于成都地區,特別是進入8月份的傳統裝修淡季后,全國市場的疲軟趨勢愈發明顯。“悶”,成為形容當下市場狀況最好的詞匯。
如果說市場是衣柜產業的前端,那么在后端——生產廠家卻面臨了不同的情況:市場暫時減緩的負面效果被行業蛋糕逐步擴大的正面效果所沖抵,整個行業仍能享受到正向增長所帶來的喜悅。產能,開始成為制約整個行業快速擴張的瓶頸。
產能吃緊,雖然大多數衣柜企業并不愿意在公開場合探討這個問題,但在整個行業這已是一個公認的問題。衣柜作為定制產品的特性決定了它很難像大部分成品家居建材產品一樣走規模量產圖行天下,通過大量庫存滿足市場需求的道路。2009年,衣柜市場出現爆發式增長,部分衣柜企業通過購買設備、新建廠房等方式竭力在緩解市場與產能的矛盾,然而今年市場雖有減緩,但持續增長的需求仍讓這些企業的生產線處在壓力之下。
產能緊張的直接結果是交貨期的延長,而交貨期是影響消費者選購最有重量的砝碼之一。據記者了解,已經有企業不堪生產壓力,將交貨期拖延到一月以上,成為企業最大的負累。
緩解產能壓力的方式有很多種,最簡單也最直接的的辦法是購買機器設備,擴充生產線;另一種更為復雜的方式是,確定定制產品標準部分與非標部分的界限(制定產品標準),最大效率地使用設備與原料。事實上,一些有遠見的品牌正在沿著第二條道路摸索。索菲亞、好萊客、聯邦高登等品牌借助先發優勢,已經在產品標準化的嘗試上積累下一些經驗。關于標準化的探索,關系到整個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