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低:內部低成本運作;管理上的低技術指標;人才隊伍素質低
2008年,老百姓經歷了太多的突然,自然災害、金融危機、風暴等詞匯不停地沖擊著我們的大腦。大家本以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離我們很遠,但卻在我們等待時,已向縱深發展。此時,我們才發現這一場危機已經影響到國內的許多實體經濟的增長,已經影響到了室內門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室內門行業“三低”現象分析
我們做分析,往往從企業外部和內部兩個方向找原因,然而一些企業卻把失敗的理由單單地推到外部因素上?墒聦嵤,企業內部因素是決定企業發展的首要條件,所以今天我們站在內、外兩個因素方面加以分析,看看我們的室內門市場競爭現狀。室內門企業普遍存在"三低"現象:
1.內部低成本運作。室內門生產方式,是勞動密集型生產模式,這樣一種模式屬19世紀的生產方式,其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了生產力的低下,生產者要想提高勞動生產率,必然要改變生產關系的現有模式,加大對現代生產線和產品技術含量的投入?墒怯捎谑袌龈偁幍募觿,往往是一個生產企業花大量資金投入的生產線和研發的新產品,不到數月就被"市場偷獵者"加以模仿,并以過低的售價進入市場,成為市場主流。在這里我們不排除與他們有相同背景的室內門企業通過模仿來達到同質化,這樣就大大地加重了原投資企業的成本負擔。在這種惡性競爭的環境下,室內門市場還有人愿意擴大再投入嗎?答案肯定的,沒有。
低技術帶來的缺點之一,就是產品同質化,由于技術含量過低,新產品入市后很容易被人模仿,甚至有些生產者在模仿的過程中加以改進,推出比原有的新產品更具吸引力的"翻新產品"。
"室內門"低成本生產現象由來已久,從"室內門"開始進入市場時就已決定。原因有二,第一點,隨著裝飾業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室內門生產作為一個專業化行業應運而生。但是因其本身所固有的技術含量低的缺點,造成了大量的小企業萌芽,這有點象英國工業革命初期的現象,它們唯一的競爭優勢就是"低成本運作"。第二點,由于國家加大了"進戶門"生產的監管力度,出臺了諸多管理制度與約束措施,造成"進戶門"產品盈利水平下降,進而致使許多原防盜門生產者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下轉行,進入門檻要求更低的室內門行業。
2.管理上的低技術指標。一般一個小型室內門生產企業,只需要十幾或幾十個工人,經過一周的培訓就可以掌握技術,成為熟練工。而一樘正規生產的室內門,其生產工序從來料檢驗到成品入庫也不過十幾道。技術簡單,工藝簡單,投入簡單,甚至有些廠沒有生產圖紙也在生產,這樣的生產條件,讓任何人都可以投資,并在短期內取得回報。
還有一個低技術帶來的缺點,那就是產品同質化太高,由于技術含量過低,新產品入市后很容易被人模仿,甚至有些生產者在模仿的過程中加以改進,推出比原有的新產品更具吸引力的"翻新產品"。
3.人才隊伍素質低。國內老字號門企,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步入成熟階段,管理規范,人才濟濟,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大約70%的門業生產者不僅在資金和技術上過于吝嗇,而且在人才隊伍建設上也頗顯小家子氣。從生產工人到管理人員"重"勞動力成本控制,"輕"在崗培訓提高,在生產工人中具有從業上崗證的寥寥無幾,最具諷刺性的是,一些輔助工種,如電工、機修工等在國家的強制規范下反而具有上崗操作證,生產一線的其它技術工種卻沒有上崗操作證,這可能也是一種中國特色吧!
管理人員中也是參差不齊,許多懂管理、懂技術的人才因為作坊式生產、家族式生產關系或其它一些原因相繼流失。更重要的是,許多大學生不愿到這類企業工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因為勞動力報酬和個人職業發展得不到充分體現。所以長期進行著人才的"低進高用"這樣一種惡性循環。
競爭中的機遇和挑戰在哪?
先講機遇。金融危機是一次機體自身完善的過程,也是室內門市場一次重新"洗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市場將會伸出它那支"看不見的手",對每一個進入門業領域的投資者進行優勝劣汰、優化組合。所以我們不要怕有競爭,不要怕有危機,只要有危機和競爭的地方就會有機遇,關鍵是看你能不能抓住機遇脫穎而出。
挑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金融危機將對國內持續調整的樓市帶來負面影響,房地產需求下降,裝飾裝修業需求也將下降,當然也會導致室內門等眾多門產品需求的下降,當市場門類產品供給大于需求時,首先體現的是價格下降,如果價格持續下降,低于邊際成本,則室內門產品的供給將回落到一定水平,這時我們很多生產企業將面臨減產的壓力,甚至有虧損的風險。
管理人員中也是參差不齊,許多懂管理、懂技術的人才因為作坊式生產、家族式生產關系或其它一些原因相繼流失。更重要的是,許多大學生不愿到這類企業工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因為勞動力報酬和個人職業發展得不到充分體現。所以長期進行著人才的"低進高用"這樣一種惡性循環。
企業需在競爭中求生存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在如此趨緊的經濟環境下,室內門生產企業生存之道是什么?出路只有一條,走規;l展之路。怎樣才能達到規;冃榇,把企業真正打造成"不沉之舟"。筆者認為需要分以下幾步:
第一步,轉變觀念加強管理,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加強生產和銷售環節的內部控制,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平均成本,提高效益,保證本企業產品的市場優勢;
第二步,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自己的技術科研隊伍,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室內門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創造更大的利潤;
第三步,以前,我們常說創企業品牌,其實品牌效益很簡單,就看你能不能做到,這體現的是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你能做到把產品質量提上去,把產品科技含量搞上去,把產品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抓上去,你的室內門品牌效應就產生了。所以這第三步就是要把服務抓上去,在服務上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
第四步,在門型、材質和款式上做差異化經營,保證市場大路貨與企業自主創新產品比例為1:3,最大限度地減少同質化帶來的缺點和利潤損失。
第五步,利用經濟結構調整的機會,進行企業資金運作,參與市場兼并重組活動,加快企業規;ㄔO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