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市委、市政府關于集中整治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意見》
經濟發展規律多次告訴我們:每一次體制上的突破,每一次認識上的飛躍,都將給發展本身帶來極大的發展機遇。
而今,《市委、市政府關于集中整治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意見》出臺,在解決長期以來制約我市經濟發展的認識問題,并對進一步整治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等等重要方面作出具體部署之后,特別針對管好“市場”提出了具體要求。研讀全篇,一個邏輯關系顯得越發清晰:整治,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階段必須采取的必要手段。
●管好“市場”是為了促進公平競爭,優化創業環境,推動全民創業
當前,強占市場、欺行霸市、強買強賣、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在我市部分經濟領域還不同程度存在,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危害嚴重。
針對此類突出問題,市委書記鐘利貴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快九江發展,必須管好“市場”的重大命題。他強調,市場環境是重要的創業環境。市場公平競爭,客商才會放心投資,群眾才會樂于創業。特別在當前需要以投資和創業擴大內需的情況下,整治市場環境尤其必要。如果一個地方挖砂有“砂霸”、賣肉有“肉霸”、賣菜有“菜霸”,那么這個地方將是社會風氣極壞、市場競爭惡劣,誰還敢來九江投資創業?要堅決防止官商勾結、壟斷資源、欺行霸市的現象發生,促進公平競爭,優化創業環境,推動全民創業。
●管好“市場”重點是要打擊各類市霸、行霸、鄉霸、村霸,船霸、砂霸、礦霸
管好“市場”,要明確工作重點!兑庖姟分赋,在城市,重點要交通運輸、建筑材料、沙石經營、廢舊回收、青島旅游(www.quqingdao.com)市場、餐飲行業、文化娛樂、出租汽車、集貿市場等領域的各類市霸、行霸;在農村,重點打擊農村經濟活動中敲詐勒索、稱霸一方的惡勢力;在長江、湖區和礦區,重點打擊湖霸砂霸和盜采盜挖行為。同時,以整治生產、生活資料市場為重點,打擊制假售假行為;以整治傳銷、不規范促銷和惡意占壓、騙取不當得利為重點,打擊商業欺詐行為;以查處圍標、串標、假招標和違法轉包為重點,整頓和規范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以查處非法經營的網吧、娛樂場所和非法出版物為重點,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
●管好“市場”,各級各部門責無旁貸
管好“市場”,各級各部門責無旁貸!兑庖姟分赋,對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實行目標管理和責任追究制,各地、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是整治和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的第一責任人,對整治工作負總責。對工作不力導致當地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有關領導和執法犯法、貪贓枉法的行政執法人員,將依據黨紀政紀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要形成整治合力。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配合,建立健全聯席會議、線索通報、案件交接、聯合辦案等工作制度,逐步建立完善有關執法單位之間、政府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工作平臺。
《意見》指出,對大案要案排除阻力,不論涉及到什么人、什么單位、什么特殊背景,都要一查到底,不手軟、不“護短”、不留死角,做到“五不放過”。即案件沒有搞清楚的不放過,源頭沒有查清的不放過,責任人沒有依法處理的不放過,對涉案人員該移送司法機關沒有移送的不放過,支持和參與違法活動的機關工作人員沒有受到追究的不放過,務求實效。
●管好“市場”要切實解決好辦事效率不高等問題
提高機關效能,優化政務環境,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題中應有之義。《意見》指出,要按照合法高效的要求,切實解決好辦事效率不高、自由裁量權過大、投訴案件受理不及時、查處不到位等問題。按照“縮減三個30%”的要求,加快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堅持法制統一、公平公正和公開透明原則,進一步清理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組織開展對亂收費行為的專項治理和監督檢查,堅決取消不合理的收費項目,對土地出讓規費實行聯審聯批、一票總收、應收盡收,嚴格規范行使自由裁量權;暢通“綠色通道”,對重大項目實行涉政事務代辦制,切實提高項目服務水平;建立健全投資者投訴受理網絡,嚴肅查處一批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環境的違紀違法案件;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和服務承諾制度;精簡會議和文件,推行辦文辦事限時制。
同時,各部門要對集中整治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特別是違法犯罪行為,要個案剖析,追根溯源,一查到底。要查找行政機關是否存在行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現象,是否存在辦事效率低下、推諉扯皮、不負責任、服務態度差,或在行政審批中濫用職權、刁難企業、執法擾民等問題,切實加強機關管理,杜絕職責失位、管理缺位、操作違規等現象。
相信在這一《意見》的指引下,一個適應九江趕超發展全局并穩定發展的市場經濟秩序,將沿著健康有序的道路穩定推進。(記者張雷/文 海平 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