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在講新型建材,新型建材是相對傳統(磚、瓦、灰、沙石),相對基本建設的主要材料(鋼材、木材、水泥、玻璃等)而言的。由這些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制品即是新材料,特別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化學建材。我認為鋼材也是新材料。鏡面不銹鋼就是其中一種,所以,新材料的概念十分廣泛。
建筑最重要的材料是墻體材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粘土磚,還有鋼筋混凝土等。粘土磚是非常好的材料,是自然燒制成的,不變形、保溫性能好,有很好的裝飾性能、施工簡單、價格便宜。但是政策上是不允許的,因為它毀壞良田。所以我們需要改革。于是出現混凝土砌塊,多孔模數空心磚,要燒多孔的,因為它起到保溫、絕熱的作用,而且節省能源。特別在中小城市或農村地區多孔模數空心磚等都應該是發展方向。既節約了土地,又提高了性能。在城市、特別是工業化城市里存在大量工業化廢料,那么可以利用工業廢料做砌塊,比如爐渣、石膏、煤礦石粉、煤灰石等。但是我們需要注意:新材料價格、應用上都有其不足之處。我聽說福州、福建等地的居民不買混凝土砌塊蓋的樓房,因為存在開裂、滲水等問題。混凝土的淺膨脹系數大得多,所以會裂,砌塊密度不高滲水可能性就大。但這些是可以克服的。所以,我們要在應用上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新型材料必須和應用相結合。
目前還沒有良好的內隔墻材料。中國制定標準低,但制定的標準是大家能達到的水平。應該說,石膏板是較好的內隔墻材料,我們要加大其應用度。加氣混凝土、條板是非常好的內隔墻材料。日本80%的建筑都用這種材料,加氣內隔墻條板不僅可以用在內隔墻上,也可用在外隔墻上。但是需要解決隔熱、防水的問題。
有一個大家沒有搞過而我想搞的事情。應該做成內裝飾板,規規矩矩的金屬框里面是各種飾石板,有的是金屬貼面板,在公共建筑包括辦公室里,這是作為內隔墻板比較好的材料。因為它可以自由組合,較為方便。在中國,還沒有很好的發展起來。沒有正規的裝飾板廠,需要工業化、標準化。目前還沒最好的保溫材料,比較普遍的有巖棉、玻璃棉、聚苯是非常好的保溫材料,它們質輕、價格不貴,在新型材料里面它是比較了的,特別是北京地區外墻需要保溫,需要達到50%的節能要求,聚苯板應該是最好的材料。聚苯將來是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我還知道美國把聚苯板代替模板使用,既保溫,又節省模板。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低檔的外墻裝飾材料充斥市場。關鍵問題在于耐久性差,吸附性強。我們要求外墻涂料十年不褪色,但目前還沒有質量法規保證其質量。特別在中小城市、農村,在屋外貼陶瓷磚、瓷磚、無光材料及涂料,這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在于膠粘劑。膠粘劉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外墻材料容易脫落。我國標準是干縮率0.5,與國外標準差距甚大。在外墻裝飾材料最好少用有光的,多用亞光的。內墻材料中多用乳膠漆,它必須具備阻燃、無毒、防菌、防霉、防輻射、抗靜電,符合人體衛生要求。我們的生產廠家要把自己當作用戶,真正為用戶著想。很多家庭裝修后家里仍然有味,無法住人。所以內墻裝飾材料必須無毒。比如壁紙,國產壁紙有味,國外進口的沒有刺鼻的氣味。地面裝飾材料現在進入誤區了。有些人把鋪地磚、大理石作為時髦,我認為應該盡量少用。因為它具有性涼、不吸水、易滑倒等特點,在國外絕大多數用復合木地板或塑料地板。我們的生產發展應向這領域看齊。但是我們必須生產好的塑料地板,有軟性的、半軟性的和硬性的。半軟性地板也稱橡塑地板,國外的飛機場里鋪有這種地板。它既有彈性,又可以粘,易擦洗、防滑。目前首都機場從國外進口的地板。目前在我國辦公室里大多鋪地磚或地毯,其實塑膠地板價格不貴,更加適用。在屋面吊頂材料里,特別在廚房、衛生間應該用微孔金屬吊頂板。因為它具有透氣等優點,它應該逐漸走入家庭。我們目前蓋房子用的大部分是平頂材料,鋪屋頂的材料最通常的是瓦。瓦其實應該適當的發展,河北省有個廠家開發了一種紫砂瓦,在國外供不應求。將來城市的房頂也應該多做一些坡頂的,因為這樣會即美化城市又便于解決漏水的問題。門窗有木門窗、鋁合金門窗、鋼門窗等。它的發展趨勢應是因地制宜的,在經濟發展不太發達的地區應以鋼門窗為主,經濟中等或比較發達的地區以塑料門窗為主,經濟特別發達地區應以不銹鋼門窗或鋁合金門窗為主。將來塑料門窗會有大發展,這是一個總趨勢,國為它具有保溫、防熱、外形美觀、價格適中、能工廠化生產等優點。但不能一哄而起。塑料門窗必須牢牢把握形材質量。塑料型材有為美式和歐式,美式更適合低層建筑或小別墅,因為它里面不需要鋼,斷面較小,密度較大,采光較好。歐式適合大窗戶高建筑。鋁合金窗必須解決斷熱的問題。鋼窗將被逐漸淘汰。
防水密封材料中主要淘汰瀝青的、紙胎油氈、煤焦油型的防水涂料。取而代之的將是三元一丙、聚胺脂等高分子防水材料,它們都是很好的防水密封材料。在浩瀚的裝飾材料里,上面我只講了幾種,其余的還有很多。下面我講一講關于建筑行業管理的問題。
外省市的建材產品進入北京有什么要求
北京作為首都,向全國敞開市場,不搞地方保護主義,但是質量要過關。根據北京市政府六號文件中的要求:對重要的建材產品特別是影響結構安全和有質量通病的建材產品實行認證管理。我說明一下:這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這只是在市場經濟不十分完善的情況下采取的一個臨時性措施。目前,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需要并且只有行業主管部門或行業監督部門來保護消費者利益。必須采取經濟的、行政的手段來管理。所以對于水泥、防水材料等都實行了準用證管理。但材料不需要這樣管理,我們不需要這樣管理,我們淘汰的東西不能進京,認可的才可以,但是質量一定要符合要求。我們的監理公司、監督員管理非常嚴格,行業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整個建材行業的水平,調整建材工業的結構。
今天我講的是個人意見,各個單位仍然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市場的情況研究發展戰略。上市新的建材產品必須做詳細的市場調查,不能靠拍腦袋。這樣會浪費集體、國家的資產。希望制定策略時,根據建筑業、市場的需要制定,這比什么導向意見都更重要。今天我講的僅供參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