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中俯瞰深圳國際會展中心,19個展館采用“魚骨式”布局,沿中央廊道東西對稱排列,起伏的頂棚猶如大海的波浪。 深圳市寶安區大空港新城發展事務中心供圖
“想想3年前來這基地踏勘的時候,這里還是一片荒土,但3年之后看到的這個景象,真是讓人感慨萬分。”見證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拔地而起的全過程,深圳歐博設計的負責人馮越強有些感慨。3年前,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由幾百家設計機構激烈競爭,最終由深圳本土的設計公司歐博與法國設計公司VP組成的聯合體在激烈的競爭中拔得頭籌。根據工程進度,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主體建筑將于本月底全面竣工,其周邊配套的“9+8”項目也將陸續建成完工。
位于深圳市寶安區大空港新城片區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是深圳市政府投資建設的重大項目。借助重大平臺資源,尤其是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全國第五的國際機場、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和深中產業拓展走廊“雙走廊”集于一身,寶安對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的輻射、帶動和協同功能將顯著增強。
A
歷時3年打造“城市新客廳”
●強化寶安在灣區內部的輻射、帶動、協同作用
2016年9月28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工建設,該項目是關系深圳未來發展的重大標志性工程,對于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有著重要意義。這座在寶安區逐漸成型的超級工程,是深圳的“城市新客廳”,也將成為深圳西部城市中心的核心。
寶安戰略優勢是“三合一”
有專家分析認為,寶安的戰略優勢其實是“三合一”:產業大區+交通樞紐+重大平臺匯集,這里面每一個優勢,產業、交通、重大平臺,未來都是要對外輻射的。
發揮好寶安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協同作用,互聯互通顯得極為重要。為此,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互通工程作為廣深沿江高速公路的新增互通立交,是沿江高速二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互通工程的建設,將強化區域干線交通對西部工業組團,特別是深圳十七個重點區域之一的大空港地區的服務,加強與北側東莞的快速聯系,更好發揮其深圳和東莞合作示范區的作用。
據了解,該互通工程的建設將對大空港地區、寶安區乃至整個深圳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而該項目在規劃建設之初,就將寶安區、深圳市列為項目的重點影響區,并將大空港地區作為項目直接影響區。
同時具備海陸空硬件設施的區域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落子深圳市寶安區,具備先天優勢。寶安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同時具備海陸空硬件設施的區域,海陸空鐵四維立體交通網絡為寶安作為“城市新客廳”提供了支撐。可以預見,不久的未來,這里或將成為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匯集地。在市委市政府的規劃中,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以會展為核心驅動戰略,結合空港、軌道等區域性交通樞紐,發展會展商貿、創新研發、國際物流與空港經濟緊密相關的功能業態和產業集群,帶領空港新城發展。
此外,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還具備突出的區位優勢,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中心和廣東自貿區中心,是廣深港核心發展走廊和東西向發展走廊的交會處,也是廣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城市圈的交會處。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良好的資源集聚效應和龐大的發展潛力,為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門迎客”提供了便利。
發揮協同作用 促進區域融合
作為中心城市的超級地標,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將建設成為集展覽、會議、活動(賽事、演藝等)、餐飲、購物、辦公、服務等于一體的超大型會展綜合體,并將充分帶動周邊交通配套等基礎設施建設,助推周邊片區區域經濟的飛速發展。根據規劃,未來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周邊的配套設施建設面積將達154萬平方米,包括辦公、商業、酒店、公寓、會展公園等多元復合業態,形成全球領先的會展綜合體,打造城市新中心。
借助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這一平臺,打造深圳“城市新客廳”,寶安要發揮灣區協同作用。作為全球最大的國際會展中心,未來不僅為寶安和深圳服務,也為西岸的中山、南沙、東莞的濱海灣新區服務。有專家表示,南沙、東莞濱海新區、寶安45公里海岸線、前海等沿海帶會慢慢在產業協同的作用下產生“產城融合”的效應,先產業融合、再城市空間景觀融合、最后城市功能融合。
B
助推構建現代服務體系
●9月底舉辦寶安產業發展博覽會,進行首展試運營
根據工程進度,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主體建筑將于本月底全面竣工,其周邊配套“9+ 8”項目也將陸續建成完工。根據展會排期計劃,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定于今年9月底舉辦寶安產業發展博覽會,進行首展試運營。
多家國際頂級展覽業公司考察交流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背景下,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建設被寄予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的厚望。參與全球會展業競爭,搶占會展產業的發展高地,帶領深圳乃至粵港澳會展業進入會展新紀元。
近年來,會展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經濟形態,擁有巨大的潛能與廣闊的發展空間,不僅可以培育新興產業群,還給交通、住宿、旅游、餐飲、廣告、物流、金融等行業帶來巨大商機,帶動第一、二產業發展,成為區域產業聚集的“核心引擎”,提升區域產業的附加值。
經過數十年發展,深圳的會展產業已漸成規模。隨著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建設,可以預見的是,深圳會展業將邁向新高度,全球一流品牌展會產業將集聚深圳,深圳會展業也將以更強的實力參與到全球會展市場競爭之中。據了解,目前,SM G集團、智奧、勵展、博聞等多家國際頂級展覽業公司的工作人員都陸續來到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現場考察和交流,著手研究進入深圳市場的時機與方式。
影響全國乃至全球會展業格局
自2004年位于福田的深圳會展中心開館以來,深圳的會展業開始起步,經過多年的發展,深圳僅有一個會展中心,展覽面積遠遠跟不上會展業發展的需求。數據顯示,2011年深圳展覽總面積256萬平方米,2018年面積273萬平方米,5年僅增長6.6%,而深圳會展業年均增長率超過20%。
2016年9月,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在深圳西海岸破土,其建設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會展中心。有分析認為,這無疑將對全國乃至全球會展業的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對深圳而言,曾經因為空間約束流失的展會資源將有望實現回流,而通過會展經濟,深圳也可以進一步增強輻射力和影響力,增強對周邊地區的服務功能。
隨著深圳會展業規模持續穩步增長、國際化水平快速提升、政策環境不斷完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將成為深圳會展業發展的新機遇、珠三角科技創新產業的新引擎,將帶動城市經濟發展增長、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也將進一步鞏固、強化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的綜合實力,奠定粵港澳在全球會展業中的領先地位,開啟會展經濟新時代。
數讀
如今,從空中俯瞰深圳國際會展中心,19個展館采用“魚骨式”布局,沿中央廊道東西對稱排列,起伏的頂棚猶如大海的波浪。建成后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室內展廳面積可達4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相當于6座“鳥巢”,單個展廳最大面積近5萬平方米,建筑總用鋼量相當于37座埃菲爾鐵塔,接近深圳現有會展中心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