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掛’無期誰之過?”9月9日,昆明明峰商貿有限公司在《鋼市日記》里這樣寫道:“今年的鋼材市場庫存不是最大的、成交不是最差的、‘倒掛’卻是最多的”,持續的“倒掛”,后期的鋼價也不可能再跌了,否則鋼貿商可虧慘了。
確實,昆明鋼材市場呈現的價格長期“倒掛”局面,讓眾多鋼貿企業經營者深感無奈和不安。一位鋼貿公司老總接受筆者采訪時說,現在昆明地區的二級螺紋鋼市場銷售價格在4800元/噸,而鋼廠的出廠價格則比市場銷售價格高,貿易商的進貨成本最少也有4900元/噸,“倒掛”100元/噸,而有些鋼廠的出廠價格更高,如在華東地區有家鋼廠出臺的6月上旬二級螺紋鋼出廠價格4980元/噸,比目前上海的銷售價格高出180元/噸,還不包括運費,如此嚴重的“倒掛”,鋼材代理商銷一噸則虧一噸,這樣的生意還怎么做啊。
這位鋼老板說現在只能向鋼廠減少訂貨量,他公司原先每月從一家鋼廠長期訂貨10000噸,現在減少到4000噸,“后面的訂貨情況再看,如果價格繼續‘倒掛’下去,還將繼續減少從鋼廠的訂貨量!
那么,什么會出現鋼價的“倒掛”現象,而且長期存在,究竟是什么原因?對此,一些鋼貿公司老總認為形成鋼價長期“倒掛”局面,從深層次來看,是目前我國鋼鐵業和鋼材流通業還沒有一個科學的、完善的、公正的昆明鋼材價格定價機制,沒有嚴格的鋼材價格監管機制,鋼材出廠價格的漲跌,隨意性很大。有的都是鋼廠銷售部門某位處長或副總確定的,且總是想把價格訂得高一些,“求高不求低”,“訂不掉再降也不遲”;而有的鋼廠的出廠價格頻繁調整,從一個月一定價,變成一旬一定價,甚至每周一定位,市場價格還沒有漲起來,鋼廠出廠價格卻漲了起來,總比市領漲一步,那么價格的“倒掛”現象始終存在。
昆明鋼材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其價格的漲跌涉及到眾多行業,事關民生,不宜頻繁波動,大漲大跌,應以穩定為好。而時下,在鋼材的定價上,缺乏一個科學的、完善的、公正的定價機制,沒有必要的聽證會制度,沒有一個部分進行監管,導致“倒掛”現象長期存在,也無人過問。
那么,昆明鋼材市場鋼價的持續“倒掛”對鋼材市場有什么影響呢?一些鋼貿公司的經營者認為,價格的“倒掛”,其實對鋼廠的生產經營和對鋼市的平穩運行都不不利的,由于價格“倒掛”蠶食上游經銷商的利益,打擊經銷商代理產品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將造成一級代理權無人問津,經銷商只愿意做二級、三級分銷的尷尬局面,完全背離了廠家的初衷,最終將會使產品遭到市場棒殺。
同樣,昆明鋼材價格的持續“倒掛”,對昆明鋼材市場價格的穩定也是不利的。比如說,在鋼材市場剛出現“倒掛”的跡象時,一些貿易商為了因“倒掛”而減少損失,便降價銷售,避免更大的“倒掛”,這就帶動其它鋼貿商,也都紛紛降價銷售。于是,你也降價出貨,我也低價銷售,很快整個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導致市場價格不斷下滑,“倒掛”日趨加大。無疑,昆明鋼材市場也就穩定不了。
在昆明鋼材價格持續“倒掛”的情況下,貿易商思漲心切,一心想把價格漲上去,從“倒掛”中解放出來。往往在周一、周二試探性地將鋼材價格往上拉升,如果沒有需求支撐,在周三、周四再將報價降下來,到周五,試圖拉升報價,在一周內,使昆明鋼材市場價格形成拉升、回落、再拉升,顯然增大了市場價格的不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