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定制衣柜行業的吸引力,胡昀昀直言:“長期看消費升級,短期看地產回暖。”
根據調查,消費者對于定制衣柜的購買支持率為40%,高于成品衣柜和裝修衣柜的32%、28%。“中國的首次購房群體年齡段偏低,大多在26—30 歲,因此主要的家具購買群體也多為‘80后’、‘90后’。”胡昀昀在研報中指出,“25—35歲人群占家居購買者的59%,這些消費者往往注重獨特個性和品位,而定制衣柜可以很好地滿足其需求,因此備受青睞。”
在胡昀昀看來,定制衣柜這一細分領域之所以能夠超越行業增速,是因為其節約空間和個性化的特點更契合消費者的新需求。
“由于購買力較強以及消費觀念較時尚,一線城市已較認可和接受定制衣柜品牌,這幾年的行業增長也主要由這些區域驅動。根據家居研究中心的調查,北京、上海對定制衣柜的接受度最高。”胡昀昀介紹說,“但部分二線城市以及三、四線城市對定制衣柜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發掘,預計在消費升級的驅動下,低線城市將成為未來重要的增量市場。”
競爭格局未定型
然而,我國定制衣柜行業發展僅十幾年,行業內部競爭仍然處于初級階段。研報指出,定制衣柜行業的快速增長吸引了大量競爭者進入市場,造成了目前中小企業眾多的現象,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附加值不高,競爭激烈,中高端產品的競爭環境卻相對寬松。目前,主要的定制衣柜企業集中在廣東、北京、上海和成都四大區域。
以索菲亞、好萊克和歐派為代表的一線品牌知名度較高,產品價格也相對較高;二線品牌則以頂固、史丹利和聯邦高登為主;三線品牌多數在2003年以后成立,價格戰是其常用的競爭策略。
胡昀昀認為,隨著消費者消費理念的日漸成熟,品牌質量已成為其購買家具的重要考慮因素,行業未來的競爭將不再局限于產品和價格,而是轉移至品牌影響力、研發設計能力及綜合服務能力(包括安裝質量、交貨效率等)。
“從短期看,家具銷售增速易受新樓交付的影響。”胡昀昀說,“作為耐用消費品,家具消費主要由喬遷需求驅動,因此與房地產銷售緊密相關,但家具也具備一般消費品的屬性,對家具的購買支出隨著人均收入增長而增長。2010年以來的房地產調控壓低了家具企業的估值,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房地產相關指標均出現好轉。未來一年宏觀政策將維持穩定,房地產銷售的良好增長勢頭可能會成為家具旺銷的有力支撐。”
“索菲亞充分享受了細分行業的快速增長,基于業內第一品牌、快速響應的產能布局和廣泛的經銷商渠道優勢,該公司逐步將品牌內涵從‘定制衣柜’向‘定制家’擴展,持續領跑細分行業,未來三年業績有望年均增長33%。”胡昀昀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