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形勢的反復波動為中國企業加快全球化布局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中國企業可以利用全球發達國家經濟體相對低迷的市場環境,在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等領域進行布局,構建起真正全球化的運營體系,就像當前在全球市場發展迅速的海爾等企業那樣,通過全球化布局消解全球市場波動的影響。
互聯網顛覆企業傳統經營邏輯
問: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世界影響力組織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家電市場調查研究指數,中國家電品牌海爾憑借在全球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入選世界名牌,您怎么看待這一現象?
羅清啟:這一事件不能孤立地從一個單點去看,這實際上是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企業的能力在全球市場的一種顯現。從全球產業發展歷程看,在產品短缺時代,企業間的競爭要素集中在產品競爭上,這種產品競爭實質上一種規模競爭,企業追求的是規模效應帶來的邊際成本最優化。也就是說,在這種發展邏輯下,企業在全球拓展的過程是一種產品在全球市場逐步滲透增量的過程,這也正是歐美傳統企業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在全球市場構建起影響力的原因。
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的以產品增量為基礎的規模發展模式被徹底顛覆,整個市場的產品過剩狀態使得整個市場邏輯不再是以產品為中心的用戶選擇體系,而是轉變為用戶設計并選擇產品,這為新興企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機遇。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是在過剩時代成長起來的,具備適應戰略模式變革的發展基因,一方面通過全球化戰略布局構建起捕捉并滿足全球用戶需求的發展體系,另一方面通過戰略模式調整形成了持續跟上市場變動節拍的能力。所以說,海爾獲得世界名牌是一種創造需求能力的顯現,體現了全球市場的選擇。
問:近年來,中國家電企業在很多產品品類上實現了全球規模第一,當前海爾又獲得了一項世界殊榮,同時其戰略發展模式也得到了全球一些著名商學院的關注,這一現象背后反映了什么?
羅清啟:當前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但與前兩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最大特點是它不再是一種單純知識體系與工業體系控制下的新技術替代,而是一種組織存在形態的顛覆。如果說此前企業能夠在產品品類上實現全球第一規模是一種技術或者是產品創新能力的體現,那么領先的戰略發展模式則是一種能夠引領新工業革命時代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保障。
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家電企業已經完成了在冰箱、洗衣機等品類上的規模引領,這意味著中國白電企業已經掌握了全球產業發展的主導權,而全球商學院對海爾戰略模式的關注則標志著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提升,這種領先從市場領先過渡到了經濟模式領先層面,這顯然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領先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