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以來,家居業個股隨大市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其中索菲亞、宜華木業、美克股份等的股價漲幅均超過同期滬指。
然而,個股走勢的向好或許未能轉化為實際收益。1月29日,美克股份發布業績預減公告稱,預計2012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90%左右。
2月28日,德爾家居發布業績快報稱,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和房地產宏觀調控影響,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4450.58萬元,同比減少14.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87.11萬元,同比下降14.63%。
而在上市企業較多的家紡行業,形勢也不容樂觀。去年“家紡三劍客”——羅萊、夢潔、富安娜的股價一度大跌,業績低于預期。
上市熱潮之下需要冷思考
上市還是不上市是家居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掌舵人需要冷靜思考的問題。
一位不愿具名的深圳家具企業董事長表示,如今的家居企業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積極謀劃上市的企業,一類是上市了又退市的企業,還有一類是打死都不上市的企業。
他表示,雖然家居業對于上市趨之若鶩,但到目前為止,行業內的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大多不盡如人意。
“有的企業在上市之后一飛沖天,有的企業在上市之后反而一蹶不振。上市與否,關鍵看企業想要什么。”上述受訪者說。
業內專家認為,不管上述家居企業能否成功上市,但企業進軍資本市場的舉動是行業內的新變化,說明企業對自身的發展有了新的思考。
然而,家居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仍是阻礙產業與資本“共舞”的絆腳石。家居行業知名品牌不多、離散度高、核心競爭力不強、誠信度差、產業化水平低等短板,都直接影響了行業的發展,也影響了資本對行業的支持力度。
相對而言,企業上市必須過環保達標、管理提升、持續盈利三道檻,尤其是上市之后的業績公布和信息披露,讓企業最隱秘的盈利問題陽光化,都是擺在有意上市的家居企業面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