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全友家私主要生產家具類產品,工廠總部位于四川,與佛山生產衛浴的廠家完全“不搭界”。“全友衛浴這種做法還構不成侵權,這個品牌在2005年就注冊過,那時全友家私還不是馳名商標,也不受法律保護。”
市場
贏官司難解同名之困
眾 所 周 知 ,卡 地 亞“Cartier”是世界頂級珠寶奢侈品牌,然而卡地亞公司發現佛山市三家陶瓷類企業,在經營中將“卡地亞”作為其生產或銷售的陶瓷類商品標識使用,于是一怒之下將三家企業告上法庭,被法院判處停止侵權并賠償“卡地亞”公司50萬元。
對此,成都市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商標文字相類似或顏色圖案相近,法律上來說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對名牌企業構成了侵害,也對消費者產生了誤導。
當北京5家東方家園建材超市停業之時,位于南三環、同樣名叫“東方家園”的北京東方家園家居廣場市場有限公司無辜受到誤解,不得不跳出來澄清。
提醒
加強商標保護意識
四川省家具行業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我國商標注冊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還存在法律漏洞,讓某些打了“擦邊球”的企業得以生存下來,為此消費者在選購時更應當加強對企業背景與品牌產品品類的了解。
“品牌名稱相似,并不能代表產品就一定有優勢。”業內專家認為,家居企業只有通過長期的積累,注重原創設計、提高產品性價比、完善服務,才能夠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從根本上提升品牌和產品在市場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