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子費”利益鏈條
某些新建小區的首任物管公司(賣“總口子”)——“隱形人”(買下“總口子”并出打手給分包商家“護口子”)——數家裝修公司與建材鋪(出錢分包)——有裝修需求的業主(最終為口子費埋單)
不論是“背篼客”還是裝修公司、建材老板,為什么大家都要搶占“口子”?誰又在背后充當“買口子”商家的保護傘?“口子費”最終將由誰埋單呢?
在對“口子費”做進一步調查中我們發現,在利益驅動下,買“口子”的人還需要“聘請”一些權益維護者(社會閑雜人員),使用非常手段確保“口子”意識。在這場并不合理的游戲里,受傷害最大的還是業主,他們既無法公平自由地選擇裝修消費,受到威脅煩擾,還將成為“口子費”的真正埋單人。
壟斷的暴利
“口子費”從幾千到幾萬甚至幾十萬元。為什么那么多商家或公司還要絞盡腦汁爭搶口岸,爭著交“口子費”呢?
被打傷的龔師傅(昨日本報4版曾做報道)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這兩個門窗,制作帶運輸安裝成本1300元,賣給17樓的業主1500元。(那個小區里)‘買口子’的會收業主2000多元,質量韌性還往往比我的差。”據一知情人透露,小區里一個“買口子”安裝塑鋼門窗的鋪子,接下了小區里近一半的住戶!懊繎糍800元,2000戶就是160萬元!買口子的總費用才30萬元,大半年的時間,就這個小區他就可以凈賺130萬元。”
一位在城南某小區也吃過虧的裝修公司鄒先生告訴記者,買下“口子”的人在塑鋼門窗、陽臺玻璃等材料上面是靠價差“吃錢”。而水泥、河沙等價格很開放明顯,他們就用短斤少兩來獲利!氨緛戆闯R庮A算好了的水泥量,沒多久工人就給我反映說水泥不夠是不是算錯了,后來一查,在小區壟斷的泥沙鋪子上買的50公斤一袋的水泥,最多才有30多公斤。遭燒慘了!”
高額價差、以次充好、短斤少兩,是“口子”商家的主要掙錢手段。因為是臨時擺攤設點,不擔心提供售后服務也是很多“口子商家”利潤的不小來源。
技巧的暴力
買“口子”的商家進入小區并不等于暴利自動上門,這得依賴“混混”或“打手”們的努力,保證小區業主都在他們商鋪消費才是關鍵。明知價高質差還要“燒秤”,業主們為什么還要去買?除了業主怕麻煩怕事的心理外,負責保護“口子”的人使用的“技巧”是保證買口子的商家成功掙錢的主要因素。
在城西一建材城門口做塑鋼門窗的阮老板說:“我們現在一般都先問顧客小區‘賣口子’沒有,賣了的原則上就放棄。不然進去安裝時就遭黑打。”還有一次,阮師傅和工人拉門窗去安,小區里沖出兩個買了口子公司的裝修工人,以為要打架,結果是“軟招”。“我們日子也不好過,交了幾萬塊進場費。這次你們安完,但下次就不要來了!薄按蚴謧冇袝r也‘挺講道義’,有一次他們沒有讓我們進,但出成本價把我做好的塑鋼窗買了,由他們給業主安裝!
李小姐曾在一物管公司工作,她告訴記者,那些高檔的小區或別墅區,那些“口子商”一般是不會去的,“他們都是欺軟怕硬,太強大的業主他們又不敢惹!”
物管變“無管”
參與了“賣口子”的樓盤物管,一般用兩種方式“回報”買家。一是暗中助力,一是關鍵時候當“無管”。“他們最善于打‘擦邊球’,鉆法律的空子!睒I主曾先生向記者透露,他們小區封陽臺的材料和顏色都是物管公司定好的,業主可以自己安裝但必須遵照物管的要求。“看起來合理,結果只有買他們口子商家的材料才能滿足要求。即便你從外面市場買到類似的材料,物管的一些工作人員也有辦法‘卡’你。”曾先生本想趁晚上把買的材料拿進小區,哪知物管竟然在值班室放了樣品和游標卡尺,“量裁”過后才能進去!
這樣的“嚴”只是對業主。給記者報料的建材商阮老板說他在琉璃場的那個小區安裝門窗時就遇到了怪事。“明明業主給物管說好了一起押運材料進小區,就是為了避免沖突。進門沒走多遠,一遇到口子商家的打手來找麻煩,剛才還在身邊的保安轉眼就耍人間蒸發,結果我的工人耳膜都被打破了!”在動物園附近一小區被打的龔師傅也說,雖然他被打時小區保安看起來負責得多!笆畮讉保安就圍在我被打的現場,有一兩個保安在旁邊喊別打了,結果我還是被打得躺在地上到處是血,直到警察來!
讓業主埋單
“羊毛出在羊身上。物管收的‘總口子費’,護口子的‘打手’或‘混混’們的工資,買了口子的裝修公司和建材商的利潤,最終都是業主埋了單!奔仁茄b修公司經理又是業主的鐘先生說出了心里話。
他透露,從業主裝修費中賺取的高額利潤,物管公司相對拿的是小頭,但沒有風險,“口子”一賣就收錢。買到口子的裝修公司和建材商雖然獲利最豐厚,但風險也大。“威脅的度不好把握,打手們大多是社會上的閑雜人員,打架是愛好,一不小心就威脅過火,一旦打傷人,這個樓盤的‘口子’也就懸了。成都北三環附近有兩個樓盤都是因為嚴重傷人警方介入,結果沒賺到錢還賠了!
裝修公司在“賣口子”的潛規則里位置十分微妙,從“總口子”手上買到“口子”,就可以威脅其他同行進入,基本上就穩獲暴利。一旦別人買到口子,他們就成了被打的對象!八赃@個潛規則大家都知道,但大家都不去碰,只是業主慘了,出了高價,還大多沒有質量保障!
記者龐山嵐王長久攝影報道
□律師說法
物管無權賣“口子”
四川恒和信律師事務所李大福律師就“賣口子”事件表示,表面上看,建材經營商家為了提供便捷的服務,以吸引買家,物管公司為了強化管理收取一定的場地占用費和管理費,看起來無可厚非。
然而在利益的驅使下,這些完全變味了。首先,物管公司無權作出“獨家擺點”的承諾,一旦作了,就必然有義務采取非常規手段,甚至暴力手段履行“義務”,這就不僅僅是一般性違規了,而是涉嫌違法犯罪!其次,以支付“口子費”方式進入小區賣建材的商家,一是應當完善經營手續,否則涉嫌亂設攤點,二是應當遵循公平交易的原則,不應強買強賣、短斤少兩、坐地抬價,否則涉嫌欺行霸市。如果物管和“買口子”的建材商家合謀以暴力捍衛壟斷市場,視其情節與后果,則涉嫌違反治安處罰法和刑法。當前這種違法現象,廣大業主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同時也有違市場公平競爭。
李大福律師建議,當業主和守法經營的商家發現這種現象,可以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或者向公安機關舉報,同時,鑒于某些“賣口子”事件,已對人民生命、財產構成重大影響,嚴重威脅社會安定團結,建議公安局機關和工商行政部門開展專項聯合打擊行動,依法懲治違法犯罪,保護人民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
李律師還表示,如果物管將小區內的“建筑材料擺放經營權”出售,這是“合理不合法的”。據國務院新頒布的《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物管只有管理權,而沒有經營權。不管業主委員會是否成立,物管公司都無權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