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最近統計,今年南安石材荒料進口6976萬美元,石材及石制品出口6137萬美元,石料進口與石材出口趨于持平。南安石材企業紛紛抓住人民幣升值時機,采用進口石荒料加工生產,產業出現“兩頭”在外格局。
在出口退稅下降、人民幣升值等大環境的影響下,南安的石材業外貿出口額不降反升,石材荒料進口猛增,緣故何在?帶著這個疑問,昨日記者走訪了南安市外經貿局和有關企業。
趨利避害進口原料
據介紹,今年以來南安石材產業外貿出口額呈現強勁的上升態勢,最主要得益于這兩三年來政府引導和鼓勵石材企業轉變貿易方式,采用進料加工或來料加工,規避匯率變化、退稅降低的影響,使進出口貿易額平衡增長。南安市外經貿局外貿科葉科長告訴記者,石材企業進口原料時向海關申請保稅加工貿易,成品全部出口,“保稅加工貿易對企業來說就有一個利潤空間!
口岸有關部門提供便捷的服務也讓石材出口企業獲益不少。南星大理石是南安首家獲得海關電子手冊的出口企業。由于企業運作規范、信譽度高,南星大理石獲得建立與海關聯網報關的資格!耙隹谑裁串a品、量有多少,只要提前兩個小時操作就能搞定報關手續!甭摼W報關的便捷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實惠。
南安的石材產業是典型的“兩頭在外”。越來越多實力強勁的石材企業把眼光瞄向國外尋找石料這個不可再生的原材料。政府有關部門積極引導企業抓住人民幣升值有利時機,采用進口原材料加工生產。南星、康利等幾家大型石材企業在國外都有石礦,把原料基地建立在海外。同時,也有不少企業選擇將加工廠、銷售點直接設在國外,就地搶占海外市場,并取得不凡的成績。廈東集團公司早在8年前就率先在迪拜設立加工廠,到目前已經完成8億元的工程。天天發石材廠也在4年前在迪拜設立經銷點,現在手上正在抓緊施工5幢50層建筑群的石材工程安裝。
抱團海外多拿訂單
政府和企業界紛紛意識到比“單打獨斗”、“散兵游勇”的方式去開拓國際市場成本高、收效低。政府積極謀劃應對措施,出面集中組織相關企業“走出去”,參加海外商展,讓企業增強開拓國際市場的信心。
去年10月,南安組織一批企業前赴印度參加日用品展洽會,拿到一大摞訂單。今年4月,南安又組織一批建筑材料及建筑機械設備企業遠赴阿聯酋參加“阿布扎比海灣建筑展”,又是滿載而歸。此次參展,泉州市共有參展企業17家、標準展位32個,其中南安就有9家,標準展位19個,占據半壁江山。參展的南安企業的大理石、花崗巖和建筑磚機等產品引起國外專業采購商及參展商的廣泛興趣,達成出口意向金額300多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