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象地比喻當前我省的苗木產業是一個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大的“兩頭”是快速上升的苗木生產量和綠化工程量,也就是苗木的供應量和需求量,而連接供需之間的則是尚顯狹窄的流通渠道。在現代化商品社會的今天,苗木交易的主要方式仍停留在靠苗木經紀人上門收購,田間看樣訂貨的階段,而苗農自發形成的活躍在各個城市中的苗木經紀人隊伍良莠不齊,進而引發一系列誠信問題;銷售方式單一,技術手段落后,苗圃間炒得熱熱鬧鬧的新品種園林設計師對此卻一無所知;工程量稍微大一些,采購人員要采購到足夠的苗木就得東奔西跑……事實上,流通問題已經成為我省觀賞苗木產業發展的瓶頸!筆者認為必須強化五項戰略性措施:
一、強化市場競爭主體,加快苗木專業合作社組織建設。
目前,苗木生產的主體是廣大苗農。他們面對觀賞苗木需求要求高變化快的大市場,確實無能為力,但又難以繞開經紀人一統天下的格局,因此,迅速而有效地提高苗農的組織化程度,是觀賞苗木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去年全國人大通過,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是提高苗農組織化的有效形式,也是農業市場競爭的重要主體。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在溝通信息、傳播技術、探討問題、苗木營銷等方面,已發揮不可替代作用。問題是目前有些合作社組織化程度還較為松散,經紀人對合作社的影響控制力過大,合作社還不具備自己的技術支撐和人才力量等,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有些合作社根據市場需求和觀賞苗木的類型,趨向專業化,比如成立彩葉苗木專業合作社、草坪專業合作社、草花專業合作社等就是一種自我完善。關鍵問題是要使從事生產的苗農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形成一定的抵御風險的能力,同時,專業合作社要與相關科研單位、院校加強合作,研究如何進行新品種引進、馴化,如何提升苗木栽培的技術水平,如何拓寬市場等,真正形成自己的研發機構、銷售網絡和技術支撐體系等。
二、強化“三資”介入,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導市場的帶動作用。
隨著城鄉綠化的發展,苗木需求迅速增加,加之從事苗木生產的收益高,于是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及外資“三資”開始投入苗木業,涌現出一批觀賞苗木生產的龍頭企業,成為促進苗木產業生產格局改變、苗木品種更新、生產技術革新的最大動力。
龍頭企業的優勢集中反映在品種和市場銷售上。目前,苗木業已走過了產品短缺期,基本處于供需平衡階段,有些地方還出現了結構性過剩。資本和科技越來越占據主導地位。憑借規模優勢,龍頭企業吸引了眾多的科技人士,在研發上的投入也比較大,生產技術上遠遠領先于以粗放模式管理的個體小苗圃,這也決定了其在新品種上的領先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和創造市場,重視苗木生產和綠化工程的結合,從而廣大產品的銷路。同時由于他們大多具有國家一級或二級園林綠化施工資質,可承接大中型園林綠化工程,進一步促進了與市場的銜接,帶動了產品的銷售。因此,強化“三資”介入是加快苗木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強化科技幾步,實現苗木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江蘇各大小苗木生產基地苗木品種結構和生產技術,大同小異,無明顯特色。特別是面廣量大的苗農對新品種、新技術的反映速度遠不及周邊省,因而往往造成銷售渠道不暢,流速減慢,產品積壓,效率降低。
新品種的研發,特別是木本植物的培育周期較長,所欲需求旺盛,供給遠遠不能滿足。而色彩樹種,有專家預言,至少近十年內都不會過時。早在幾年前,我省就已陸續從國內外引進了不少色彩樹種。目前引進的色彩樹種180多個,并從中篩選出適合本省生長的紅羅賓紅葉石楠、紫葉加拿大紫荊、金葉龜甲冬青、克拉多藍杉、粉葉復葉槭、灰葉蒿、白色衛矛等10多個色彩樹種和地被新品種?焖俚卦黾由蕵浞N比例,變“夏綠冬灰”的單一綠化為周年色彩斑斕的景觀。新品種觀賞性強、利潤高,廣大苗農和各級苗木市場對新品的競相追逐,從而有力地推動了苗木品種的更新,帶動了城市綠化景觀效果的提升。
四、強化標準化建設,促進苗木市場走向規范化。
隨著生態環境建設和城鄉綠化的發展,以及農村調整產業結構等刺激因素作用,近些年苗木生產規模廣大非常迅速,市場無序競爭加劇,苗木行業管理的重要性凸現出來,F在全省觀賞苗木生產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買賣苗木的過程中規格、質量的糾紛很多,標準化建設迫在眉睫。
經過市場的培育和發展,今后市場的競爭不再是單純的價格競爭,而主要是產品質量的競爭。為順應這種市場變化,不少苗木生產的企業在產品做精、做細上下功夫,從追求人無我有,轉向人有我精,而制定標準實施標準化生產則是治本之道。當然,綠化苗木的鐘磊和規格繁多,而且地區間的差異較大,制定一個全面的通行的標準難度很大,需要政府、行業協會、專家和企業共同來做的一件大事,而且需要時間。
五、強化多元化銷售方式,進一步拓寬苗木流通渠道。
我省觀賞性苗木的生產面積已達130萬畝,苗木產值超過120個億,均列全國第二位,種植面積每年還以20%左右的速度在遞增,所以銷售方式必須多元化。
1.走出去創辦銷地市場。苗木交易市場建設重心應從過去的產地市場向銷地市場發展。苗農企業要進軍北京、上海,或租地種苗木,或聯合辦市場、設窗口,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新的平臺。
2.發揮網絡、電子商務作用。今年利用網絡做生意的企業和苗商多了起來。南京湯泉一個鎮就有300多戶苗農上網做生意,在沭陽新河鎮經紀人張九大去年一年實現網上銷售400多萬元。當然,網上有很多虛假信息,也要注意甄別。
3.嘗試花木銀行作用。是設想將散戶的苗源信息集中在一起,按照統一的價格、統一的質量標準進行銷售;俱y行的會員提供苗源,并定期向會員通報苗木的存圃和銷售情況,苗價是透明的。花木銀行也是苗木企業自發對規范苗木銷售市場的一種嘗試。
4.政府要牽頭、各級花木協會、苗木商會等社會團體積極參與,多辦苗事活動,并提高檔次,拓寬形式,豐富內容,為苗農、各行政和業務的主管部門、各大中城市的園林系統代表和眾多業內知名企業構筑平臺,發布綠化工程苗木需求信息,展示最近苗木產品,苗木的供需上方將在這里直接面對面,各取所需,及時溝通交流。
一、強化市場競爭主體,加快苗木專業合作社組織建設。
目前,苗木生產的主體是廣大苗農。他們面對觀賞苗木需求要求高變化快的大市場,確實無能為力,但又難以繞開經紀人一統天下的格局,因此,迅速而有效地提高苗農的組織化程度,是觀賞苗木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去年全國人大通過,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是提高苗農組織化的有效形式,也是農業市場競爭的重要主體。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在溝通信息、傳播技術、探討問題、苗木營銷等方面,已發揮不可替代作用。問題是目前有些合作社組織化程度還較為松散,經紀人對合作社的影響控制力過大,合作社還不具備自己的技術支撐和人才力量等,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有些合作社根據市場需求和觀賞苗木的類型,趨向專業化,比如成立彩葉苗木專業合作社、草坪專業合作社、草花專業合作社等就是一種自我完善。關鍵問題是要使從事生產的苗農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形成一定的抵御風險的能力,同時,專業合作社要與相關科研單位、院校加強合作,研究如何進行新品種引進、馴化,如何提升苗木栽培的技術水平,如何拓寬市場等,真正形成自己的研發機構、銷售網絡和技術支撐體系等。
二、強化“三資”介入,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導市場的帶動作用。
隨著城鄉綠化的發展,苗木需求迅速增加,加之從事苗木生產的收益高,于是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及外資“三資”開始投入苗木業,涌現出一批觀賞苗木生產的龍頭企業,成為促進苗木產業生產格局改變、苗木品種更新、生產技術革新的最大動力。
龍頭企業的優勢集中反映在品種和市場銷售上。目前,苗木業已走過了產品短缺期,基本處于供需平衡階段,有些地方還出現了結構性過剩。資本和科技越來越占據主導地位。憑借規模優勢,龍頭企業吸引了眾多的科技人士,在研發上的投入也比較大,生產技術上遠遠領先于以粗放模式管理的個體小苗圃,這也決定了其在新品種上的領先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和創造市場,重視苗木生產和綠化工程的結合,從而廣大產品的銷路。同時由于他們大多具有國家一級或二級園林綠化施工資質,可承接大中型園林綠化工程,進一步促進了與市場的銜接,帶動了產品的銷售。因此,強化“三資”介入是加快苗木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強化科技幾步,實現苗木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江蘇各大小苗木生產基地苗木品種結構和生產技術,大同小異,無明顯特色。特別是面廣量大的苗農對新品種、新技術的反映速度遠不及周邊省,因而往往造成銷售渠道不暢,流速減慢,產品積壓,效率降低。
新品種的研發,特別是木本植物的培育周期較長,所欲需求旺盛,供給遠遠不能滿足。而色彩樹種,有專家預言,至少近十年內都不會過時。早在幾年前,我省就已陸續從國內外引進了不少色彩樹種。目前引進的色彩樹種180多個,并從中篩選出適合本省生長的紅羅賓紅葉石楠、紫葉加拿大紫荊、金葉龜甲冬青、克拉多藍杉、粉葉復葉槭、灰葉蒿、白色衛矛等10多個色彩樹種和地被新品種?焖俚卦黾由蕵浞N比例,變“夏綠冬灰”的單一綠化為周年色彩斑斕的景觀。新品種觀賞性強、利潤高,廣大苗農和各級苗木市場對新品的競相追逐,從而有力地推動了苗木品種的更新,帶動了城市綠化景觀效果的提升。
四、強化標準化建設,促進苗木市場走向規范化。
隨著生態環境建設和城鄉綠化的發展,以及農村調整產業結構等刺激因素作用,近些年苗木生產規模廣大非常迅速,市場無序競爭加劇,苗木行業管理的重要性凸現出來,F在全省觀賞苗木生產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買賣苗木的過程中規格、質量的糾紛很多,標準化建設迫在眉睫。
經過市場的培育和發展,今后市場的競爭不再是單純的價格競爭,而主要是產品質量的競爭。為順應這種市場變化,不少苗木生產的企業在產品做精、做細上下功夫,從追求人無我有,轉向人有我精,而制定標準實施標準化生產則是治本之道。當然,綠化苗木的鐘磊和規格繁多,而且地區間的差異較大,制定一個全面的通行的標準難度很大,需要政府、行業協會、專家和企業共同來做的一件大事,而且需要時間。
五、強化多元化銷售方式,進一步拓寬苗木流通渠道。
我省觀賞性苗木的生產面積已達130萬畝,苗木產值超過120個億,均列全國第二位,種植面積每年還以20%左右的速度在遞增,所以銷售方式必須多元化。
1.走出去創辦銷地市場。苗木交易市場建設重心應從過去的產地市場向銷地市場發展。苗農企業要進軍北京、上海,或租地種苗木,或聯合辦市場、設窗口,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新的平臺。
2.發揮網絡、電子商務作用。今年利用網絡做生意的企業和苗商多了起來。南京湯泉一個鎮就有300多戶苗農上網做生意,在沭陽新河鎮經紀人張九大去年一年實現網上銷售400多萬元。當然,網上有很多虛假信息,也要注意甄別。
3.嘗試花木銀行作用。是設想將散戶的苗源信息集中在一起,按照統一的價格、統一的質量標準進行銷售;俱y行的會員提供苗源,并定期向會員通報苗木的存圃和銷售情況,苗價是透明的。花木銀行也是苗木企業自發對規范苗木銷售市場的一種嘗試。
4.政府要牽頭、各級花木協會、苗木商會等社會團體積極參與,多辦苗事活動,并提高檔次,拓寬形式,豐富內容,為苗農、各行政和業務的主管部門、各大中城市的園林系統代表和眾多業內知名企業構筑平臺,發布綠化工程苗木需求信息,展示最近苗木產品,苗木的供需上方將在這里直接面對面,各取所需,及時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