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兼容對于我們并不是陌生的詞匯,國內許多行業在開放兼容氛圍的逐步改善中得到了發展,并彰顯了行業持久旺盛的生命力。11月19 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新加坡再提開放兼容,并稱雙贏互利的開放兼容造就了新加坡的成就,推動了中國的發展。旁觀我國木材加工業,應該說也發展到了強調建立更加開放兼容的行業氛圍的新階段。
我國木材加工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尤其是近10年的發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同時行業廣闊的市場空間也使很多企業通過過度投資或擴張生產線來確定自身的產能優勢,甚至到了先購買大量設備建廠,然后才考慮生產何種產品的地步,直接導致實際產量遠低于產能,也造成整體產業存在規模和市場集中度偏小、只大不強等深層次問題。
目前,各木材加工企業的發展思路和發展階段各不相同,企業的利益需求也不盡相同,行業發展依然多樣性突出,在原料告緊、政策利潤空間日益狹窄的情形下,開放兼容的行業思維成為迫切需要。只有保持開放兼容的思維,才能凝聚共識,發揮出行業多樣性的優勢,促進有效合作,保持我國木材加工業的健康發展。
2006年到2007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木制品出口退稅宏觀政策,引導企業理性投資,以全球化的眼光和標準來促進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升級換代。對此業內贊成與反對的聲音不絕于耳。筆者以為,在這多種聲音之后,行業更需要的是有一種開放兼容的心態。有了這種開放兼容,企業才能聽得進逆耳忠言,而不是只聽得見自己的聲音;中國木材加工業才能有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由大做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