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家具業“東南飛”
近幾年來國內人口紅利期漸漸褪去,加上物價不斷上漲,人工成本、物業成本、生產成本也在不斷上升,而東南亞等地則剛處于社會經濟發展的上升期,相對勞動力便宜,生產成本低,東莞很多家具企業迫于現狀不得不“逃亡”到東南亞“開荒”。
一東莞家具材料城供應商表示,東莞大嶺山那邊一半的工廠都搬到東南亞了。“東南亞地皮便宜,建廠也容易,而且人工工資低,勞動力廉價,這邊少說平均普工的工資都要在4000-6000左右,那邊的工資只需這邊的1/4,所以很多做外單的工廠都搬到東南亞去了,F在大嶺山很難找到1000人以上的大工廠了,都搬走了。”供應商繼續補充道。
搬遷就能脫離“倒閉潮”
7月初,東莞市長面對外界傳言的“東莞倒閉潮”做出了回應,他表示,去年東莞倒閉了428家企業,家具企業作為東莞制造業的重要一環,勢必也在428家這一數字中有所“貢獻”。但他否認了“倒閉潮”一說,認為“市場經濟社會里企業有生有死、有走有留,非常正常。“我最擔心的是企業死水一潭,不死不活,那這個城市肯定要出大事”。
一半以上的家具工廠往東南亞搬遷,對于國內的家具供應商來說是致命性的打擊,有供應商反應,之前很多東莞家具供應商的貨都供應給出口的家具工廠,但自從工廠搬遷到東南亞后,拿貨量急劇下滑,相比前幾年下滑了50%,目前光靠國內的訂單很難存活。
但部分供應商對于家具工廠的“投奔”東南亞,表示不看好,一來,東南亞的人工成本確實低于國內,在部分城市我國勞動力成本較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高出5-7倍,勞動力是很大的“誘餌”,但東南亞國家治安差,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經常發生罷工事件,多數勞動者對拿到的低工資很反抗,之前也有其他跨國大企業如阿迪達斯等發生過“血汗工廠”事件,“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二來,東南亞有人工成本的優勢,但企業若想真正贏得市場,需要在國內有核心的技術力量作為后盾,做領頭雁,如果還是依舊遵循在國內的“粗制濫造”,這種低端產業走到哪都勢必會被市場淘汰。
總的來說從市場現狀看,東莞家具工廠搬遷東南亞是形勢所迫,但是,倘若家具企業自身沒有核心的技術做支持,最終也可能難以脫離倒閉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