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vjnt"></form>

    <address id="fvjnt"><nobr id="fvjnt"><nobr id="fvjnt"></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fvjnt"><dfn id="fvjnt"><menuitem id="fvjnt"></menuitem></dfn></address>
            購買模板QQ:938519908  |  二維碼  |    |  客服中心  |  網站導航  |  手機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國內動態 » 正文

            印度國民“如廁”難 政府政策難奏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29  瀏覽次數:567
            核心提示:不要電視冰箱,不要黃金首飾,但必須要一間廁所,這是印度新娘出嫁的宣言。印度人的如廁習慣是眾多民族中把傳統保持的最好的,可謂獨樹一幟
             不要電視冰箱,不要黃金首飾,但必須要一間廁所,這是印度新娘出嫁的宣言。印度人的如廁習慣是眾多民族中把傳統保持的最好的,可謂獨樹一幟,而這也是印度社會問題嚴重的一大誘因。如今,盡管印度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想要改變國人露天上廁所的習俗,但印度國民的這一習慣早已根深蒂固,印度政府想要成功似乎很難。

            移動廁所

            缺乏廁所在印度已經是老大難問題了,據聯合國2013年公布的數據,印度12億人口中,只有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有機會使用安全潔凈的廁所,很多人仍在露天大小便。糞便污染水源和土地,導致病菌肆虐使得印度兒童死亡率居高不下。婦女們在去遠處戶外方便的路上也經常暴露在危險中,甚至被強奸殺害。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發布的數據,由于缺少廁所,女性經常需要憋尿,最長甚至達到13個小時。

            最近,印度一家非政府組織做了一個社會實驗,看看印度女性在大街上想要解決內急會有何遭遇。記者一連問了十幾個人,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回答出來哪里有公共廁所。而當她嘗試像男人們那樣在大庭廣眾之下解決時,旁人卻不會像對男人們那樣寬容。

            英國廣播公司的一篇報道是這樣定義廁所和女性的關系的:“去年大約11000名女性可以免于被強奸,如果她們家里有廁所的話。”實際上,如今在印度很多地方,年輕女性的“愿望清單”上,位居榜首的是擁有自己的洗手間。

            “沒有洗手間,別想娶老婆”這句標語,在印度全國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已成為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廁所推廣活動。

            推出“有償如廁”

            為了鼓勵民眾使用廁所,印度艾哈邁達巴德市政公司近日決定,對于使用公廁的居民,每次“光顧”將獲得1盧比(約合0.02美元)的補貼。

            艾哈邁達巴德市政公司官員哈維克·喬希說,這一措施將在艾哈邁達巴德市的67處公廁率先試行。喬希8日告訴法新社記者:“如果(試行)成功,這一計劃將在艾哈邁達巴德全市共300處公廁全面實施。”

            艾哈邁達巴德市政公司常務委員會主席普拉溫·帕特爾說:“這項計劃是為了制止市內的隨地排便現象,市內有公廁,民眾卻仍然‘露天’如廁。”他警告,“屢次違反者將被曝光,且被鼓勵使用投幣廁所。”

            印度人為何“如廁”難?

            為了改變國民的如廁習慣,印度政府一直推行各種各樣的措施,印度總理莫迪上任后就發起了規模宏大的“清潔印度”計劃。他的那句“廁所先于神廟”更是人盡皆知,但計劃推行起來難度不小。

            2014年10月2日,是印度國父圣雄甘地誕辰145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印度政府發起了一場全國大清掃運動,莫迪也拿起掃帚,走進新德里一個居民區。

            莫迪說,到2019年,即甘地誕辰150周年時,一個干凈的印度將是向他致敬的最好方式。“清潔印度”行動也在這一天正式啟動。

            據印度NDTV報道,“清潔印度計劃”希望在五年內,建成1億1千萬間廁所。按這個進度,每秒鐘要建成一間廁所。政府為每間廁所支出的建設補助金為12000盧比(約合人民幣1170元),這意味著總投入可能將達到約1300億元人民幣。

            在莫迪的帶動下,建廁所成了印度的全民話題,在11月19日的“國際廁所日”,民間組織切開巨型馬桶形狀的蛋糕、舉行馬拉松、游行等活動來喚起人們對廁所的關注。

            不過,多建廁所就能改變印度人隨地便溺的習慣嗎?印度NDTV的記者日前走訪了北方邦,發現在地方政府的推動下,很多村莊都添了新廁所,但大多閑置著,不是堆滿了雜物就是鎖上了門。當地居民表示,他們現在仍在田地里上廁所,女人們也是。

            事實上,在印度,如廁問題是歷屆政府想盡辦法要解決的大問題。為此,各級政府官員各出奇招,軟硬兼施。

            其實在印度,大多數人是買得起便器的。在印度各地的商店里,只需花300盧比(約合35元人民幣)左右就可以買到一個蹲便器。然而許多印度人認為,露天便溺才是更自然的方法,而與自己的排泄物同處一室反而會讓人感到惡心。這樣的觀念源自于宗教、文化、社會、種姓等各方面的因素。

            要確保人們的意識能徹底轉變,還得從娃娃抓起。為了向印度兒童普及“如廁衛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專門制作了一個吸引人的音樂動畫短片,呼吁印度人“到廁所大便(Take the poo to the loo)”。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199526299有事請留言199526299有事請留言

            湘公網安備 43011102000568號

            无翼乌全彩无漫画大全_在线免费观看色片_依欧美视频_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form id="fvjnt"></form>

              <address id="fvjnt"><nobr id="fvjnt"><nobr id="fvjnt"></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fvjnt"><dfn id="fvjnt"><menuitem id="fvjnt"></menuitem></dfn></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