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程度攀至60%以上
看不到粉塵、沒有油漆的味道,沒有電鋸刺耳的聲音,記者走進廠區,只見鳥語花香、綠樹蔥蔥,各類大型設備整齊陳列在車間內,周邊是井然有序的各種家具、材料,跟傳統上的家具廠完全不同,但這卻是兆生家具的自動化工廠。該工廠建于家具業用工短缺展露端倪的2010年,截至目前,兆生家具在該廠僅自動化設備就投入逾5000萬元。
“家具生產的木工開料、噴涂、包裝三大階段,都是機器做主角,工廠的生產自動化程度已達60%以上。”兆生家具副總經理任祥說,在容易產生揮發性氣體、導致職業病的噴涂環節,兆生家具更是率先在全國引進中纖板靜電噴粉技術,投入1000多萬元以機器人代替人手,使家具噴涂“零揮發、零甲醛、零污染”成為現實。
任祥介紹,通過“機器換人”,兆生家具這間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年產值達上億元的工廠,僅需約200名工人,人工成本約占總成本的25%。任祥分析說,“機器換人”還降低了勞動強度,改善了生產環節,使該工廠人員流失率降至7%,帶來的高效也讓該廠具備較大發展潛力,按照規劃,其年產能最大可達3億元以上。
“無人工廠已是最終趨勢”
2012年,東莞名家具設計研發院、東莞華中科技大學制造工程研究院等機構對本土家具生產進行調研時稱:“家具鉆孔所需的排鉆全部為人工手動調節,一次調節耗時超過1小時,需人工上料,生產效率很低;家具表面打磨拋光幾乎全部依靠手工,工作環境惡劣;家具大部分噴涂工序仍由人工噴涂,不僅效率低,還會影響工人身體健康。”
時隔3年,東莞家具業生產自動化已成氣候。連一貫講究大師傅手藝的紅木雕刻,也由“機器人”來進行標準化生產。國壽紅木家具董事長陳國壽感慨地表示,“企業要生存發展就必須轉型升級,而市場規律的浪潮已推動家具業‘機器換人’成為必然趨勢”。慕思則已不滿足某些工序的“機器換人”,計劃在目前興建的慕思全球睡眠文化產業基地項目中建設“無人工廠”,引入亞洲首條全自動化床墊生產線,實現生產高度自動化?<揖訌那澳昶鸺铀“機器換人”步伐,目前已在開料、打孔、噴涂等關鍵環節實現生產自動化。“新生代工人對勞動強度十分關注,機器換人,甚至無人工廠已是最終趨勢。”楷模家居副總經理李震表示。
政策利好引來裝備巨頭入駐
家具企業“機器換人”帶來的設備需求,讓東莞家具重鎮厚街成為眾多家具裝備企業“兵家必爭之地”,目前,除在板式家具裝備中領先國內的本土家具裝備制造企業外,全球最大的家具裝備制造品牌金田豪邁等眾多“過江龍”也紛紛云集該鎮。
作為國內知名木工機械制造商,歐文集團早在2012年就在厚街設立歐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東莞名家具設計研發院積極推動下,瞄準家具業噴涂自動化的迫切需求,研發出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噴涂機器人,并在楷模家居建立噴涂加工示范基地,計劃今年下半年進行大規模投產,力爭將生產、裝配環節搬至厚街,實現本土化生產。“有市鎮兩級政府的政策扶持,厚街家具業已進入‘機器換人’的工業革命時代。”歐文負責人、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副秘書長郭力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