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截至2014年,全國凈水機整機企業有近4000家,總產值達到300億元,且每年還以3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市場中的主流產品多為反滲透凈水機——通過0.00015微米的反滲透膜過濾原水,去掉幾乎所有殘留污染物和雜質,成為純凈水。然而,反滲透凈水機卻存在致命缺陷——在制取純凈水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廢水”,(亦稱“濃水”),這些“濃水”被直接排掉,造成自來水的極大浪費。
反滲透凈水機能浪費掉190個西湖?
“基本上產生1噸的純水,要排放掉十幾噸的濃水”,沁爾康公司董事長徐立農提供了驚人的數字,他接受專訪時對反滲透凈水機產品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介紹。
這里有這樣一個故事:前幾年北京有一位退休工程師狀告了某凈水企業,緣由是這位工程師購買的該品牌反滲透凈水機安裝后發現下水道總是有流水聲,經仔細查看原來是凈水機有一根管子一直在排水,而且水流很大,這位工程師覺得自己在不知情前提下使用這款產品反而浪費掉了很多水。
這是個比較極端的例子,然而卻反映出反滲透產品的弊端以及消費者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據悉,市場調研公司中怡康在2013年做了一項關于"為什么不買滲透凈水機"的調查,設定了幾個原因,有價格太貴、會產生濃水等,經過調查,會產生濃水這個選項占到了47%,占比最高。說明消費者非常關注該問題。
此外,國家層面也對反滲透產品濃水高排放的問題有所關注。2009年,一位全國人大代表針對反滲透凈水機浪費水的問題專門寫了提案,這項提案后來被批復到全國節水辦去辦,節水辦經過研究也認同這一問題。此后在2011年開始立項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制定“反滲透凈水機的水效標準”(類似于家電的節能標準,對反滲透凈水機的水效劃分了若干個等級),今年可能會制定完,該標準如果出臺將是一項國家強制性標準。一旦實施,意味著所有反滲透凈水機必須符合標注規定,企業必須在產品明顯位置標識水效等級。
“我們算了這樣一筆賬,現在反滲透凈水機全國大概是2000萬臺,一個三口之家一年所需要的純凈水大概是3.3噸,2000萬臺如果都是普通凈水機,如果產生85%的濃水,意味著要有3.7億噸水被排放掉,這是個非常驚人的數字”,徐立農向記者估算,相當于300萬人口的中型城市,自來水廠一年產出來的自來水被白白排放掉。
假設我們今后的凈水機保有率達到40%(東南亞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都超過這個比例),如果行業技術還未改進,屆時每年排放掉的自來水是19億噸,相當于190個西湖水白白浪費掉。
不但如此,水背后還有更多資源浪費,比如為了生產19億噸自來水每年所投建的水廠(排放那么多,水廠也白建了)、電、投放的藥劑以及人力。同時也有這么多廢水增加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壓力等一系列社會資源浪費。(明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