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鼠目寸光
多數櫥柜企業老板說不出自己櫥柜企業的明天,只憑自身經驗、個人想象主宰櫥柜企業,靠模仿,無創新、無鑒別力。腦子里沒有一個清晰的品牌戰略規劃概念、策略,只知道走一步看一步,摸著石子過河,還自我美其名曰“腳踏實地”?此品重,卻有隨時掉進陷阱的危險。
二:邯鄲學步
人都容易犯紅眼病,櫥柜企業也一樣!看到櫥柜行業巨頭走多品牌路線過得如此滋潤,心里很是妒羨,還難服氣,不就是多幾個品牌嗎?我也可以做。于是乎一哄而上,一夜之間夢想成為“櫥柜行業巨頭”,看似風光無限,殊不知,到頭來卻落得消化不良被不明不白地撐死。
櫥柜企業品牌推廣的十大“攔路虎”
三:紙上談兵
一些櫥柜企業以為只要猛打廣告,就能快速創建品牌。于是乎千篇一律、毫無新意的廣告鋪天蓋地的出現在消費者面前,看似熱鬧非凡,卻不知有多少能真正烙在消費者心里!千篇一律的廣告極易陷入了無休止的廣告轟炸怪圈,浪費大量廣告資源,卻難于出現立竿見影的奇跡。事實上,這是賭徒心態,難成大業。
四:任人擺布
總以為外來的和尚能念經,高薪聘請“空降兵”。當然品牌櫥柜企業一般都有實力不俗的優秀職業經理人把控品牌推廣與市場操作。但也存在個別職業品德低劣的“職業經理人”對缺乏鑒別力的老板往往用“三拍”功夫,剛來時“拍腦袋”——夸海口,吹噓自己多么地厲害;然后“拍胸膛”——下保證,完成或超額完成目標;最后“拍屁股”——折騰差不多了,拍屁股走人。
五:弱不禁風
不少櫥柜企業有領導層,但無真正意義上的管理層,沒有形成決策層團隊,往往由老板個人拍板說了算,靠情感隨意性管理,成了名副其實的救火隊長,而不是規范管理。進入市場就盲目參與廣告戰、價格戰。實際上這些都是在基礎不扎實的地基上建造的虛偽的品牌豆腐渣工程。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戰戰兢兢,就會以為世界末日快要來臨。
六:墨守成規
有相當部分櫥柜企業是家族櫥柜企業,從一個家庭作坊起步的,最初的規模很小。但隨著櫥柜企業的發展,盤子大了,市場也變了,家族式管理的局限性顯露出來了。如何解決?唯一的辦法就是改制、放權,可又有幾個老板敢果斷改制、真正放權呢?
七:守株待兔
開發、生產、營銷、資金四大品牌營銷要素運作鏈接斷裂,零零散散,毫無系統,活脫脫成為一個畸形嬰兒。抑或把某一兩款功勛產品視為櫥柜企業的護身神,靠一款新品吃遍天下,死抱著老產品戀戀不放,結果市場越做越窄,直至走進死胡同,老本萎縮不治而亡。
八:隨波逐流
不知道櫥柜企業自身的優勢在哪?始終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更談不上差異化競爭手段和競爭思路,只知人云亦云,一窩蜂似的隨大流,品牌、產品、市場等毫無個性可言,久而久之被無情地淹沒掉。
九:怨天尤人
每個老板都感嘆缺人才、需要人才?蔀楹稳?為何需?櫥柜企業在什么階段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在什么崗位需要配置什么樣素質結構的人才?……一問三不知。怎辦?瞎蒙,亂要、亂挖、亂用!到頭來血型難融,只好像風車一樣不斷地換人,還一味地抱怨:“人才難找啊!”
十:受制于人
一些櫥柜企業把代理商當爺供奉,要啥給啥,將渠道掌管大權完全托付給代理商。結果代理商被寵壞了,脾氣大了,架子也大了,廠家稍有不對,就要挾、刁難,令櫥柜企業敢怒不敢言,任其擺布,玩轉于掌股之間。
任何一個市場的競爭都將由“軍閥混戰”到“戰國七雄”,再到“三國鼎立”,最終“‘剩’者為王”!任何一個櫥柜企業要在市場上一路拼殺而在“三國鼎立”中“剩”下來過日子,必須將以上死穴一一點化,否則將成為櫥柜企業品牌挺進市場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