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細心的市民會發現,濟寧城區幾家大型紅木家具館紛紛關門易主,而知名家具賣場內的紅木專賣店數量也大幅減少。為此,記者近日再次探訪我市紅木市場的境遇,從幾位經營者口中得知,在經濟形勢不明朗的大環境下,高消費族群對紅木的追崇已大不如從前,這讓經營者們有苦難言。
高額店租、高庫存貨款壓力、低消費熱情
舉家“北上”的吳老板在濟寧經營紅木生意已有十個年頭,他趕上了紅木家具市場最為紅火的年代,資本迅速積累的同時,卻遭遇了各項開支逐年猛增的無奈現實。
22日上午,吳老板告訴記者,十年前,濟寧的品牌家具市場還沒有成形,各家具品牌大多單打獨斗,經營成本幾乎可以忽略,讓多數經營者賺了第一桶金。隨后,大型家具賣場品牌陸續進駐濟寧,再加上本地家具賣場發展壯大,讓無數經營者紛紛進駐,無疑推升了經營成本,更讓賣價一再飆升。“一個紅木茶幾十年前賣1000元左右,如今賣到上萬元,銷量怎可同日而語?”
那么,紅木原材料價格高企,真有業界宣稱的那么大嗎?吳老板說:“這是不可否認的,在過去10年里,海南黃花梨價格上漲了約400倍,大紅酸枝也在數年內上漲了10倍。這些數字看上去非常驚悚,但常人往往會忽略這樣一個信息——10年前的紅木材料價格是非常低廉的。而隨著熱錢的涌入,紅木家具市場與農副產品一樣,價格坐上過山車再正常不過。在我看來,另一個推升紅木家具售價飆漲的原因是終端銷售成本問題,高額店面租金(動輒數十甚至上百萬元每年)、高庫存壓力、人員工資高企等都是值得考慮因素。”
受經濟形勢影響甚大,紅木市場其實“很脆弱”
另一位經營紅木家具的“新手”孫老板前些年承包工地賺了不少錢,之后尋找新的投資熱點,深愛傳統文化的他瞄準了紅木家具這塊“看上去很美的大蛋糕”。“前幾年,在咱濟寧投資市場里,真正敢于花大價錢買紅木家具的人,大多不是資深紅木愛好者,反而是那些開發商、投資管理公司老板或者是國有企業負責人。”正如孫老板所說,隨著近兩年市場形勢的變化,房地產市場持續蕭條、投資擔保公司紛紛垮臺、大型國企單位“反腐大戲”越唱越響,這群人對高檔紅木家具的熱忱自然急速下降。“在我看來,僅從市場角度出發,同海參、鮑魚一樣,紅木市場其實很脆弱,需要購買力的支撐才能站穩腳根。如果失去了追隨者的追崇,無論是材料源頭還是終端市場,追漲的動力都無從談起。”
孫老板告訴記者,好在紅木原材料的確稀有,例如海南與緬甸黃花梨樹幾近絕跡,這讓紅木家具具有相當強度的保值性,因此達到收藏價值的紅木家具,高臺跳水的可能性并不大。
中低檔、小件“紅木”仍有市場
大投資客們紛紛敗下陣來,咱們普通老百姓的購買力卻與日俱增,在家裝市場里,動輒十多萬元購買家具的家庭也屢見不鮮。因此,一些紅木經銷者們紛紛瞄準這類族群,在中低檔以及小件紅木家具市場里發力,一套紅木沙發兩三萬元、一套紅木餐椅近一萬元,如今,當你走進家具市場的時候,在很多實木家具賣場里,銷售人員會將這類價位的家具也歸結為“紅木”,但其售價較黃花梨、酸枝等相去甚遠。
“現在,買一套真皮沙發,一些知名品牌的售價也要兩三萬元甚至更高,而一套刺猬紫檀、雞翅木的紅木家具也不過三四萬元,而且價格還能商量。因此,相較之下,不少市民出于保值以及耐用性的考慮,紛紛選擇后者。”某家居賣場內,紅木家具專柜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梢哉f,伴隨著紅木種類的日趨多樣性,消費者的選擇空間也越來越大。不僅如此,消費者的議價能力也越來越強,以往雷打不動的售價,如今消費者也能與經銷商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