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30年發展,我國太陽能光熱行業從真管式太陽能熱水器起步,到如今,平板熱水器,空氣源熱泵,燃氣壁掛爐,熱氣、熱電互補多能源熱水采暖系統等升級換代產品唱起了主角,從日常生活領域延伸到能源生產、商務服務、工業制造等眾多領域,與互聯網技術結合的新型太陽能系統也嶄露頭角。
桑樂太陽能展示的一款全流道平板熱水裝置,可放屋頂,也可掛在墻上。該公司江蘇區經理李愛賓說,這是全國唯一的全流道平板熱水產品。相同的平板面積,普通平板熱水器只有8根流道,而這款新品有96根,生熱效果高出20%—30%。另一個優勢是,普通平板熱水器日照兩三天,水溫很難超過60攝氏度,這款產品能達到90多度,既適用于面積較大的樓堂館所、學校、聯排別墅,也可為普通家庭量身定制。首批500個樣品投入江蘇市場后反響熱烈,去年銷量一下增至4萬臺左右。
光熱能挑大梁 瓶頸多須突破
江蘇是太陽能光熱產業大省,多家企業帶來了自己的當家產品。華揚太陽能、光芒新能源等,都把新型承壓技術作為亮點充分展示。用華陽太陽能老總黃永偉的話說,傳統熱水器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電熱水器方便但不節能,太陽能熱水器節能卻又不方便,采用承壓技術設計的水箱,一般可承受6公斤壓力,用冷水壓出熱水,顛覆了人們對熱水器“先天不足”的傳統印象,不僅即開即用,還能“一樓安裝,三樓出水”。圍繞熱水器核心部件水箱,光芒新能源展示了空氣能、地熱能、燃氣采暖等多種水箱。而江蘇邁能高科新推出的光氣互補雙能源熱水器,進水管可耐100攝氏度高溫,比普通熱水器高出80度,兩種能源還能自動切換。
展會上,北京創意博公司的互聯網+太陽能工程和大連希奧特的太陽能制冷系統,令人耳目一新。北京創意博鄧總經理介紹,運用他們的技術方案,在辦公室統覽全球太陽能產品安裝布局、遠程改變太陽能終端參數、大學生躺在宿舍里用微信查看浴室水溫等,都已成為現實。而運用希奧特的產品,夏天不用空調就可以任性獲得最涼爽舒適的感覺。
作為綠色能源,太陽能光熱的應用前景令人期待。業內人士龐國軍說,我國已是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第一生產和應用大國,太陽能集熱系統保有量4億多平方米,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31萬噸。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正元表示,為促進節能減排,我國“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首度在新能源中加入了光熱能,保有規模從目前的4億平方米增加到8億平方米。但光熱能要在未來新能源陣營中“挑大梁”,還有諸多瓶頸要突破。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這種制約既來自企業和行業自身,也有外部環境。比如,在民用領域建筑設計不匹配,沒有安裝太陽能設施的位置;政府強制安裝、政府招標引發低價競爭。而從企業自身看,創新不充分、消費者滿意度不高等,都是掣肘。黃永偉坦言,現在不少產品還是二十幾年前的“老面孔”,產能普遍過剩,按現有企業正常產能可滿足五年的市場需求,價格戰越打越烈,今天的價格與二十幾年前相差無幾,挫傷了企業的創新熱情。
要讓太陽光熱能從能源配角變成主角,多位專家表示,除了政府營造一個好環境,企業更要緊跟甚至引領市場需求,從提供熱水到提供熱能,從供熱到多能源互補。必須更加突出創新,突出專業化經營,提高產品和產業集中度。
中國節能協會秘書長房慶提醒,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企業運用互聯網思維,在技術、管理、營銷模式等方面的全面創新已是勢所必然。要避免“單打獨斗”,注意跨界融合,實現與其他能源的整合發展,真正以產品差異化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 邵生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