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宏觀經濟形態要放置到全球大背景下來看。在全球大背景下,2014年是世界經濟最分化的一年。發達國家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美國經濟率先復蘇、一枝獨秀;2014年歐洲經濟零增長、日本經濟很可能會負增長。新興市場國家同樣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由于美國經濟明顯好轉,美元大幅升值,俄羅斯、巴西、印尼、澳大利亞等資源出口國經濟都特別糟糕,而類似于像中國這樣的資源進口國經濟相對更穩健一些。
盧布的大崩盤,對俄羅斯經濟的創傷,讓有些人擔心人民幣會不會出現同樣的結果,我們可以肯定的得出一個結論:不會。理由有三:1、中國和俄羅斯產業結構不一樣。2、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儲備。3、中國和美國貿易往來非常大,從國際貿易角度來講,美國并不希望人民幣貶值,而更希望人民幣升值。
就中國本身來講,在人民幣問題上我們有兩個很重要的要點,第一點就是,中國經濟這么多年,我們調整對外開放的方針,由過去中國千方百計擴大出口的對外方針變成出口和進口并重的方針,中國的國際貿易已經基本平衡,人民幣已經非常接近均衡匯率,無論是升值還是貶值都已經沒有多少空間。第二點就是,今后人民幣匯率每年會上下波動,更多的不是單邊升值而是雙向浮動,大升大跌,這是國家長遠利益決定的。對于人民幣匯率變化,有匯率風險的企業要注意采取保護手段,通過金融工具鎖定匯率。在人民幣匯率基本可以保持穩定的前提下,2014年的中國經濟基本可以完成去年提出的經濟增長、物價、就業和收支平衡的幾大目標。
中國經濟形勢解讀與前瞻
關于2015年經濟形勢會怎么樣,很多人說國際油價下跌、鐵礦石價格下跌,原材料下跌應該對中國經濟回升有好處,但從實際數據來看沒見到有什么好處,中國企業利潤最好的時候往往是國際材料價格往上走的時候。
從國際上的變化來講,2014年,我們既有國際的壓力,也有國內自己的壓力,使得整體經濟繼續處于一個減速調整的過程中。2014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至7.4%,二季度經濟7.5%,三季度又降到7.3%,根據10月份、11月份的數據可以推算,四季度我們經濟的增速頂多就是7.3%,所以2014年全年經濟增長速度大體就是7.3%。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7.7%,2014年是7.3%。2015年是怎么樣?我們把未來中國三次降息的政策考慮進來,通過計量模型測算,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大體維持在7%左右,2015年的增速會比2014年更低,整個中國經濟還是處于下行的通道之中。
剛剛進入21世紀,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得益于中國裝上了兩個高速增長的新“發動機”:一個是加入WTO,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第二個是房改,增長了內需的發動機。但是2008年有一個“發動機”壞了,那就是外貿,盡管刺激內需的政策內容很豐富,但2008年對中國經濟作用最大的還是房地產的刺激政策,利率打折、首付比例降低,房地產比過去更加強勁地工作。高速、非理性的增長,房地產熱過頭了。對中國來講,下一步絕對不能夠再進一步刺激房地產,但是不刺激不代表打壓。要讓中國經濟穩定就必須要讓房地產穩定下來。未來對房地產最大的政策就是穩定住房消費,關于房地產住房政策,基本導向是六個字:穩定住房消費。
2014年的貨幣政策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2014年一月份中國70個大中城市平均房價仍然上升9.6%,采取了定向經濟政策,變相的降息、降準。同時,我們又給了五大國有銀行不少錢,用來增加對小微企業的貸款。中央本意是想讓社會融資成本降低,但是實際上效果并不理想。第二階段,11月21日,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2014年的物價比2013年低了1.6個百分點,從2014年與2013年的企業融資成本持平角度來看,人民銀行要進一步降息仍有很大空間,不僅應該降息,而且還應該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現在經濟降溫,投資沒有過熱,房價也下來了,這時候應該通過降息增加社會上的貨幣流動。
連續降息、連續降準會使房地產找到他的起步,如果連續降息、降準,明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預測增長幅度會比2014年的11.9%低一點,但是明年有望保持在5%左右的正增長,如果沒有連續降息、降準,2015年可能就是-6的幅度。
中國房地產不會出現崩盤現象。世界上出現過房地產崩盤,非常鮮明,房地產崩盤都是發生在國家的人口城市化率水平超過70%以后。中國2013年人口城鎮化率僅為53%,以消費為目的的剛性購房需求比較大,房地產短期消化過大開發量后,仍然可以保持穩定增長。
根據研究情況和經濟公式測算,中國房地產不會出現崩盤,會出現分化現象:中國未來房地產盡管會在貨幣政策影響下慢慢企穩,但是復蘇在不同的城市將是不同的故事,一線城市和秦嶺淮河以南的省會城市,房產市場會表現的更加強勁一些。這主要和城市產業結構、常住人口比重以及核心城市群等因素有關。
房地產等國家政策 陶企發展的驅動力
中國房地產即使恢復正增長,未來也是溫和的、個位數的增長。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所有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都會由過去的超常規增長開始進入相對溫和的增長階段,我們說適應這樣的階段性變化,這個可能就是我們陶瓷行業從速度上來講的新常態,我們要認識新常態,而且要適應新常態,甚至還要引領新常態。對于我們國家來講,因為圍繞著基礎設施、圍繞著房地產,我們已經形成了巨大的產能。如何為這些產能找到出路,中國需要更大的國際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將要從國際游戲規則的追隨者逐步變成國際游戲規則的引領者。
我們接下來策劃的一個最大的國際行動就是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簡稱“一帶一路”,F在在“一帶一路”上涉及的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占全球的29%;A設施是他們的短板,而基礎設施恰恰是中國目前在國際上最有優勢的。我們國家在“一帶一路”方面,做基礎設施的同時,為包括陶瓷在內的國內產業在海外制造一個跟國內一樣規模的陶瓷行業產能,這是完全有可能的。陶瓷行業還遠遠沒有到夕陽產業這一步,在這個里面國內需求在升級,就我們企業來講技術也在不斷地升級,我們陶瓷行業除了做原來的內容以外,由于國內制造業的升級,裝備制造業所需要的工程陶瓷會對陶瓷行業提出高附加值產品,更多需求,陶瓷行業在建筑陶瓷方面,在中國搞了“一帶一路”之后可能不會需要悲觀,另外一方面我們要通過技術升級,尤其是配合我國產業升級,讓陶瓷行業向高價值的產品升級。在座各位,一定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抓住商機,取得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