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vjnt"></form>

    <address id="fvjnt"><nobr id="fvjnt"><nobr id="fvjnt"></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fvjnt"><dfn id="fvjnt"><menuitem id="fvjnt"></menuitem></dfn></address>
            購買模板QQ:938519908  |  二維碼  |    |  客服中心  |  網站導航  |  手機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國內動態 » 正文

            康耐登劉永康:家具業頭上的五座大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2-12  瀏覽次數:213
            核心提示:進入2015年,大家都在談論新常態這個詞,習近平主席對新常態含義進行了系統闡述: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結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進入2015年,大家都在談論新常態這個詞,習近平主席對“新常態”含義進行了系統闡述: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結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新常態”包含著重要的政治或政策信息,在更多場合反復出現并逐步被系統化,直至正式成為治國理政的新理念和決策依據。

            康耐登總裁 劉永康

            對于整個國家經濟來說,國家應把大力發展制造業做為新常態的第一要務,因為制造業是中國經濟的靈魂。

            拉動中國的經濟發展的三架馬車,一個是出口,一個是內需,還有一個是投資。出口、內需都是要靠制造業,而且高品質產品的出口更體現了這個國家在世界上的競爭力。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放緩背后最大的原因,就是制造業發展放緩。全國工商聯黨委副書記黃小祥表示:最近去很多地方考察得到當地的政府反映就是超過60%的企業在減產或者停工。這是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如果我們不把大力支持制造業作為新常態下發展國家經濟的第一要務,一定會導致嚴重的后果。

            2008年金融風暴,西方國家經濟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其中,有兩個國家很快脫離了困境,一個是美國,一個是德國。

            美國、德國通過發展制造業拯救經濟

            2008年年底金融海嘯爆發之后,2009年3月份美國經濟跌至谷底,陷入前所未有的大蕭條當中。為了拉動經濟,新任總統奧巴馬推出了兩項經濟政策。

            第一個經濟政策是奧巴馬2010年推出的《制造業促進法案》,通過促進制造業拉動美國經濟。眾所周知,在某行業投入一塊錢,就能夠在其他行業創造一定回報,其中回報率最高的就是制造行業。在美國,每投入一塊錢在制造業,就可以在其他產業創造1.48倍的產值,是最高的。第二名是農業,在農業每投入一塊錢就可以在其他行業創造1.25倍的產值,而房地產、服務業等其他行業則全部都在1以下。其中,房地產為0.97。

            第二個經濟政策是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其目的就是壓低利率,壓到多低呢,大概接近0~0.25%。壓低利率也就意味著降低了融資成本,從而可以鼓勵企業多借錢。

            最終,美國通過《制造業促進法案》和旨在壓低利率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使得美國經濟從2012年開始領先全世界回暖。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歐洲,以德國為例。面對金融海嘯,德國依然繼續大力發展制造業,和美國政策異曲同工。德國雖然沒有采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但是從2000年到2011年的12年間,德國工人的薪水增長率為負增長,從-0.5%到-1%。也就是說,德國政府希望這些制造業工廠不要裁員,情愿給工人更低的薪水維持他們的工作,繼續發展制造業,最后證明這樣做是成功的。這和美國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效果是一樣的,勞動成本負增長同樣也是一個利好。所以德國第一靠著和美國《制造業促進法案》一樣的政策拉動了制造業,第二靠著和美國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一樣的措施使得勞動成本負增長,最終德國經濟也回暖了。

            制造業投入產出比高

            投入1塊錢在制造業就可以在其他產業創造1.48倍的產值,這種貢獻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美國2012年復蘇了,以德國、法國為首的歐盟2013年也復蘇了。為什么?因為政策正確,第一鼓勵制造業,第二降低成本。美國是降低融資成本,德國是降低人工成本,這是殊途同歸,結果都促進了制造業的發展。

            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制造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我們國家的根基。需要集全社會之力來共同推動。對于我們的媒體特別是行業媒體而言更需要進行正能量的傳播,而不是一味傳播這些企業倒閉破產的黑榜;希望我們的媒體把這些企業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盡量少做在傷口撒鹽的事情。

            在中國家具業,投入1塊錢,可以在其他產業創造高達4-5塊錢;可見,發展制造業,更要特別發展家具制造業。

            新常態下,中國制造業需要扶持

            在新常態之下,中國家具業正面臨五座“大山”壓迫:

            第1座大山渠道成本過高

            截止2013年年底,我國家具賣場總面積已超過4000萬平方米。據業內人士估算,中國接近三分之二的家居賣場面積過剩,家具制造商為了更好服務自己的經銷商,只有不斷加大投入,導致最終渠道成本增高。

            第2座大山不規范競爭

            為了抵消渠道成本造成的壓力,制造企業之間只能相互抄襲,偷工減料,惡性壓價,行業規模雖然上去了,但產品及服務質量反而降,出口仍舊靠低附加值的低端產品。

            第3座大山融資成本高

            新常態之下,由于家具制造業受到多方壓力,并且沒有扶持政策,所以不被融資方看好;融資成本高,一些尋求更強更大的規模以上企業,就死在融資的道路上。

            第4座大山人工成本上漲

            國內家具企業人工成本飛漲是不爭事實。根據中國社科院2014《產業藍皮書》數據,中國勞動力報酬增長了266.7%,不僅僅高于工業化國家50%以下的增速,也高于印度的100%、巴西的182.2%。以歐洲家具工人和中國工人作為比較,歐洲工人的產值是中國工人的10-20倍,而其報酬為后者的5倍左右,所以中國家具業人工成本實際上高于歐洲。

            第5座大山稅賦高

            中國制造業利潤低、稅負偏高這是在業界公認的,制造業增值稅稅負偏高現象的存在,已經制約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中國經濟要進入下一輪的騰飛,減稅可能是關鍵。

            綜上而言,傳統制造業是國家發展之根本,其中家具制造業更是非常值得投入的產業。然而,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新常態之下,制造業如果無法獲得政府、機構和媒體的重視和扶持,將會是舉步維艱,在此,我本人代表中國家居品牌聯盟及各家具企業,呼吁政府更多關心我們這些投身傳統制造業,并愿為之奮斗一生的家具企業人。

            劉永康,男,香港康升集團廣州康耐登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家居品牌聯盟現任主席。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199526299有事請留言199526299有事請留言

            湘公網安備 43011102000568號

            无翼乌全彩无漫画大全_在线免费观看色片_依欧美视频_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form id="fvjnt"></form>

              <address id="fvjnt"><nobr id="fvjnt"><nobr id="fvjnt"></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fvjnt"><dfn id="fvjnt"><menuitem id="fvjnt"></menuitem></dfn></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