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不少涂料企業熱衷于借明星來為自己的品牌造勢,不可否認,明星效應的確能為一個品牌在短時間內迅速聚集人氣,尤其是一線大牌明星。然而,明星效應固然有其優勢,但是請明星需要花費的資金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企業一味的“傍明星”,而不去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這無疑是舍本逐末的行為。
明星代言背后企業承載諸多壓力
明星代言在中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盛行于快速消費品行業的明星代言,涂料等
建材行業也是近些年開始流行請明星代言,明星代言跟行業發展息息相關,跟區域經濟發展也有緊密的聯系。
所謂明星代言,是指利用名人、明星的平面肖像或錄像,通過一系列的宣傳載體讓產品的終端受眾廣為知曉的一種營銷工具。涂料企業邀請明星介入,無疑是將消費者對明星的愛慕轉移到產品中去,進而購買,并對產品和企業產生好感。
明星代言的背后往往有著企業的品牌夢,但涂料企業的品牌建設又是一個系統工程,明星營銷只是其中的一個輔助營銷手段。筆者認為,請明星代言的目的無非是借助明星的公眾影響力,達到提升涂料企業的品牌影響力的手段。明星代言不僅可以提升新品牌的名氣,而且會把明星在受眾中的印象嫁接給產品,把良好的形象延續到產品中去。
從涂料企業營銷的層面來說,明星代言是其中一種最快速的終端營銷方式,若選擇到位,推廣得當,傳播積極,提升大眾群體對明星的好感,自然能夠達到極好的宣傳效果,促進消費者購買,提升品牌銷量,提高明星知名度,兩者相輔相成;反之,形象不符,操作不當,只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得不償失。
涂料企業切勿陷入“明星依賴癥”
現實中,很多涂料等涂料居企業的明星代言人換了一撥又一撥,而實際上,這種行為無論是對品牌形象的提升還是產品的銷售都沒有起到根本的作用,一旦企業停止換代言明星,消費者就開始懷疑,該涂料企業是不是實力不行或者財力缺失等等,其涂料產品在市場里也漸漸失去了吸引力,企業就只好“不斷的更替明星代言人”,直至成為企業的一種常態,長此以往,涂料企業逐漸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沒有明星就活不下去了,而有了明星,效果也不見得能好多少,這就是“明星依賴癥”。
很多涂料企業都具有“明星依賴癥”,癥狀一旦產生,就像“毒癮”一樣好上不好戒,等到企業發展到一定狀態的時候,想戒都戒不掉。因此,企業初期在選擇明星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戰略,有了戰略才能高屋建瓴,在十步之內就能看到百步,這樣才不至于走入一條死胡同。
所以,站在涂料企業營銷的立場上,在請明星代言后,還要通過事件營銷、會議營銷、公關營銷、品鑒營銷等方式結合能取得快速發展。筆者認為,營銷應該是所有能夠促進銷售、樹立品牌的綜合手段的運用,它應該包括“廣告、促銷、公關營銷、事件營銷、活動營銷、新聞營銷”等多種手段,而請明星代言人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企業絕對不能以“小”而失“大”。
明星代言只是企業營銷的一種手段,但是涂料企業切勿將明星營銷的效果過分放大,畢竟吸引消費者的關鍵還是在于產品品質和服務等,涂料企業請明星代言應該要堅持“錦上添花”的初衷,而不要妄想“雪中送炭”實實在在做產品,做服務才是發展“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