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地板市場上,板材價格的不斷上漲已經成為行業內不爭的事實。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在物價飛漲的年代里地板原材料上漲本該是較為常見的現象,然而在這個看似尋常的漲勢背后,卻造就了地板企業與消費者關于產品價格變動上的矛盾。面對原材料上漲這一事實,地板價格是否應當“水漲船高”?如若地板產品漲價,上漲部分資金投入又該由誰買單?從日前中華地板網記者調查結果來看,對于這一問題,地板企業和消費者的態度截然不同。
地板企業:
(天格地板 董事長 劉彬彬):漲價?當下地板市場上只有高端地板產品才有資格提到這個詞。盡管消費者作為產品的使用者,應該接受原材料上漲這部分的資金投入,但是目前地板行業產品價格上漲的時機尚未成熟,如果真的能夠漲價,也只有高科技投入、高產品附加值的地板漲上去才有市場,僅僅憑借原材料價格上漲就提高地板產品的價格,你覺得精明的消費者會為你分擔這部分成本投入?答案是不可能!
(聯豐地板 董事長 沈建新):我認為現在地板產品漲價是不明智的,雖然我們企業都希望利潤空間最大化,但是現在的矛盾是消費者本該為這部分成本投入買單,但是他們不愿意買單,所以原材料價格上漲這部分的成本投入還只能依靠我們自己消化,要不怎么說現在是地板行業的微利時代呢?價格戰都成行業最常見的銷售手段了,再提高產品價格,估計連現在的市場都沒有了。
(圣保羅地板 總經理 楊素文):在物價飛漲的時代,板材的價格和地板產品的價格之間理應是不該有矛盾的,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按道理來說,無疑會帶動地板產品價格提高。在利潤空間不變的情況下,提升的成本本該由消費者承擔,然而激烈的競爭市場上卻不允許我們這樣做。
(生泰地板 總經理 褚偉斌):與其說地板產品價格漲不上去,倒不如說是我們不敢漲。原材料價格的確在近年來漲得很厲害,但是我們的產品每漲一分錢,企業的市場銷售情況就會受到影響,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得不謹慎考慮。產品隨原材料價格上漲而上漲是較為理想的情況,消費者作為產品的使用者,本該為這部分的成本投入買單,但是這或許只是我們企業的一廂情愿,如何讓消費者心甘情愿地多掏出一部分錢,企業也必須要考慮。
消費者:
(新浪微博 莫白生):我們作為消費者,不會關注原材料之類的問題,我們花錢購買的是產品和服務,F在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地板產品的價格也不能說一直沒漲啊,五年前的地板和現在的地板還是一個價格嗎?如果原材料上漲就需要我們多掏錢,那地板企業內部出現了什么情況產生額外的費用都需要消費者買單嗎?
(新浪微博 飛翔的企鵝):盡管原材料上漲會使商家掙的錢更少了,但是如果拿這個作為地板產品漲價的理由未免顯得有些單薄。在經濟條件越來越好的環境中,我們不是不愿意多花錢去買一款好的地板,而是不愿意把錢花在質量沒有提高、技術沒有改進,但是卻增加價錢的地板上。企業是地板產品的生產者,其中的生產費用價格波動,理應由企業自己承擔。
雙方各執一詞的結果的確是在情理之中,作為地板市場上的兩大主體,地板企業是以利潤空間最大化作為發展目標,而消費者則是希望高價購買到更為精良品質以及精準服務的產品,因此,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而引起的產品價格變動,雙方從各自角度出發,都表明了自己在市場上的需求方向。然而,回歸問題根本,到底是何種原因使得行業中出現板材價格上漲,但地板企業卻無法提高產品價格的怪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