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綠色的談論越來越多,需求越來越大,標準越來越高,輻射面越來越廣,這對建筑防水行業來說,是機遇也是考驗。一方面,市場的蛋糕越來越大了;另一方面,對防水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作為防水人,應當使出渾身解數,既要做到建筑百年不漏,還要做到綠色上眼、上墻、上樓、上品質。
在這種時候,“防水”與“綠色”,好像兩個孩子站在我們面前,他們已經長大似乎要結緣了,也許就要結拜成為一對兄弟。關鍵是兩者的結合度,一定要把握好。有時候考慮綠色多了,防水就會出問題,因為綠色是要占地方的,它占的地方也許會影響防水;有時候綠色是需要條件的,如果滿足了它的條件,防水的條件也就受到擠壓和限制;有時候綠色是需要形狀的,如滿足它的形狀,防水的狀態也就改變了;還有在材料的運用方面,為了達到綠色的愿望,必須采用或不能采用某種材料。
在設計和施工中,還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這都需要我們考慮如何去規避、處理好這些問題。也許為讓兩者能在一個地方共存,成為相輔相成的好兄弟,就需要比以往更多、更復雜的材料來幫襯。而且我們還應做好思想準備,有些方法是需要無數次的試驗才找到的,我們防水人需要做的就是堅持不懈地探索、研發,讓它為綠色和防水所共用。
許多信息可以表明,綠色風暴就要來了,作為與之密切相關的防水人,你準備好了嗎?你覺得機遇大于挑戰,還是挑戰與機遇同在呢?無論怎樣,到了這個大調整、大轉型的時期,就要看我們這些防水人的勇氣和智慧了;就要看我們如何抓住時機,占好有利地形,把握正確風向;就要看我們如何借風暴之力,順潮流之勢,給自己提氣壯膽,挺立船頭,加速前進。馬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