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曲美家具開始新一輪的以舊換新活動。在今年的以舊換新活動中,曲美將給予參加以舊換新活動的消費者,按照家具實際銷售價格(特價產品除外)的10%現金補貼。從去年7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北京商務委組織的“家具以舊換新”政策后,不少企業仍然繼續保持此項服務。調查發現,相比去年政府部門主導的“以舊換新”統一行動,雖然參與的品牌和消費者數量有所減少,但以舊換新的“含金量”有所提升,服務意味更濃。
商家自行延續“以舊換新”
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北京商務委的組織下,居然之家、集美家居等北京11家企業參與了“家具以舊換新”政策。根據當時的政策規定,個人消費者在試點企業購買柜體、沙發、床具、桌椅4類新家具并交送舊家具,可以獲得新家具銷售價格10%的補貼。距離政策結束已半年多,不少企業仍然保持著以舊換新的政策,并延伸出各類服務。
今年1月份,集美家居宣布自2014年1月10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將延續“家具以舊換新”政策;2月份,居然之家提出繼續家具以舊換新服務承諾;記者了解到,藍景麗家大鐘寺店也一直延續“家具以舊換新”政策。
家居建材以舊換新刺激消費 誰獲利?
除此之外,其他品類以舊換新的活動相繼誕生。2013年3月,集美家居宣布推出“建材以舊換新”政策,涉及櫥柜、吊頂、木門、散熱器多個品類,至今,此項政策仍在實施當中;2014年3月,居然之家北京六店也啟動了“建材以舊換新”活動,消費者舊房裝修可獲5%現金補貼,實行3個月。
在其他區域,“以舊換新”活動也在持續。2013年,參與“家具以舊換新”政策的曲美家具,宣布將此政策推行至全國280個城市的門店。曲美家具董事長趙瑞海當時表示,從2013年起開始連續5年,每年50天開展以舊換新活動。今年8月1日,曲美家具“以舊換新”活動如期進行,同時全國將免費發放3萬塊手帕,5萬個環保袋,20萬雙環保筷,以此倡導公眾減少紙巾使用,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少用一次性筷子,節約資源,踐行低碳環保。據了解,除了北京市場,其他區域也出現“以舊換新”政策,居然之家已經將此政策推行至洛陽、合肥等區域的店面。
“以舊換新”刺激消費
根據商務委今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政策實施期間,11家參與企業以舊換新銷售柜體、沙發、床具、桌椅四類家具205626件,銷售額13.05億元,占四類家具總銷售額的31%,帶動四類家具銷售同比增長22%,帶動各類家具銷售同比增長18%。這就意味著,在政策實施期間,11家企業每賣10000元的家具,其中有3000多元的銷售流水參與了“以舊換新”,受此項政策影響,家具類銷售額提升了近20%。
據居然之家經營管理部經理王寧寧表示,2013年7月-12月,居然之家“以舊換新”活動期間,家具銷售額與2012年同期相比增長8%;北京百強新家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弘毅表示,2013年“以舊換新”活動實施期間,百強銷售增長20%-30%;曲美家具董事長趙瑞海表示,2013年8月-12月底,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以舊換新活動,帶動銷售同比增幅40%,補貼金額超過6000萬元。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秦占學表示:“‘以舊換新’政策對家具消費的刺激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對于商家而言,消費者的積極參與促使銷售提升,在政府部門主導的活動結束后再持續并不奇怪。”不少商家也表示,保持消費者的熱情、提升銷售是延續此政策的目的之一。
相比2013年的以舊換新影響下的業績增長,企業自行組織的活動給銷售帶來的影響并不明顯。王寧寧表示,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底,居然之家家具以舊換新共15861筆,補貼金額為1625萬元,在全部家具銷售中以舊換新占銷售額14%,交易量占13%。其中交易量占比相比2013年的 40%,相差較大。“2013年北京商務委主導的活動中,交出舊家具的消費者可以拿到10%的補貼;而企業自行組織的活動大多都是補貼5%,補貼減少了,消費者參與的熱情也沒那么高了。”王寧寧認為。
藍景麗家總經理尹勃表示:“相比去年,今年家具‘以舊換新’政策影響并不大,對于銷售額的拉升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對此,尹勃分析認為:“相比去年政府組織的活動,企業自行組織的政策在宣傳力度、影響消費者數量方面都相對較弱。”
“以舊換新”服務特性顯現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不少企業自行運營的“以舊換新”政策仍是“虧損”狀態,即所收回舊家具的收益與補貼金額支出、處理舊家具成本不平衡,仍處于“賠本”狀態。舊家具的處理問題成為很多企業望而卻步的原因。
參與2013年北京商務委組織的家具以舊換新活動的城外誠家居廣場并未將該政策延續。其副總經理劉洋表示:“我們不知道舊家具如何處理。此前商務委指定專業的分解中心,商戶將家具拉去即可,F在只能自己找回收公司。直接讓回收公司回收了,好像不是以舊換新的題中之義,所以我們一直沒有自行組織。”
天壇家具也是2013年參與政策實施的企業之一,天壇家具企劃部部長于鵬飛表示,舊家具回收成本較高,目前并未自行組織“以舊換新”。他說:“第一是運輸成本,將舊家具從消費者家運送到指定地點,實際上對運輸安排提出很高要求,需要工人拆卸、搬運,成本很高;第二是舊家具如何處理。我們不會拿舊的材料用于生產,只能當廢品賣掉,在此過程中,企業付出較多。”
由于沒有政府的引導,銷售結果不理想,很多商家也放棄了此項活動。而仍然自行舉行的企業將此作為“服務惠民”政策或社會公益進行。
曲美家具董事長趙瑞海表示,2013年,曲美將舊家具回收處理所得的經濟收入,通過中國綠化基金會購買了30000多棵山茶樹,捐贈給了貧困家庭。今年,曲美還計劃將舊家具回收的錢用于公益事業。王寧寧也表示:“一開始做以舊換新確實看重對銷售的提升,但是目前看來更是服務政策。居然之家有自己的舊家具拆解中心,這些舊家具每年處理的費用還不夠支付房租、人員成本,但我們在實施的過程中發現,消費者確實有處理舊家具的需求,這些參與的消費者并非為了補貼,而是看重了處理舊家具這個渠道,他們對這項服務的口碑也很好。”
■ 觀察
以舊換新,誰獲利?
消費者:無論是否有政府部門參與引導,消費者都是家具以舊換新中最大的受益者。無論賣場或者品牌,將舊家具拉走,并給予一定補貼,首先解決了舊家具如何處理的問題。對于很多無處處理舊家具的人而言,這項政策是實實在在的便利;商家給予的補貼,也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賣場:作為此項政策的制定者與實施者,無論是建材還是家具的以舊換新,賣場發起此項政策,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提升銷量、吸引消費者的目的。這無可厚非,不管消費者看重的是幫忙處理舊家具的便利,還是看重商家給予的補貼,都可以看做商家吸引消費者的舉措。無論定義為“服務政策”還是 “營銷手段”,對于商家和消費者而言,只要拉動消費,都是雙贏的事。
商家:商家是以舊換新政策的執行者。實際上,商家也在執行過程中參與補貼,包括運輸成本的增加、自掏腰包與賣場分攤返點等,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商家的“付出”大于收益。對于商場提出的政策,大多表示服從。實際上,商場的任何服務政策需要商家的支持,以舊換新對于客流的吸引和銷售的提升無法具體量化,但可以視作特色服務的一部分,這也是商家競爭時的有利點。
業內聲音
以舊換新刺激提前消費
●秦占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
家具以舊換新政策實際上是“刺激消費”的思路,以補貼的形式刺激消費者提前消費。從目前的經濟形勢來看,政府更希望調整經濟結構、以“厚積薄發”的形式來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刺激提前消費會造成后勁不足的問題,預支消費市場,實際對生產運行沒有影響,目前來看,此類的政策思路可能會叫停,包括建材下鄉等。調整產業結構、引導消費者健康消費、引導產業升級是未來政策的方向。
以舊換新更重服務
●楊振華,卡薩迪尼家具副總經理
作為藍景麗家的進駐商戶,我們也經歷了去年的以舊換新活動和今年商場自行組織的活動。相對而言,今年消費者參與的熱情確實下降,參與的比例也不高。我覺得這也是好事。在去年活動期間,有的消費者為了領取補貼,不惜自己買舊家具參與活動,這也違背了活動的初衷。目前主動參與以舊換新活動的消費者,更看重處理舊家具的便利,沒有了弄虛作假。我覺得舊家具如何處理更需要政府引導和支持,當作廢品賣掉價值很小,還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如果能夠形成處理舊家具的產業鏈,這個系統才會良性運轉。馮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