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旺季到來,選材料、買家具成為準業主的頭等大事。目前家居市場上關于環保、質量的廣告宣傳鋪天蓋地,各種專業術語讓消費者無所適從,只好依靠商家出具的各種認證來判斷優劣。在偌大的家裝建材市場中,究竟這些環保證書和質量檢驗報告“含金量”有多高?消費者面對琳瑯滿目的“質量安全”、“環保達標”等報告,如何才能選擇到真正合格的產品?一起來看看。
亂象1證出多門難分辨
近日走訪廣州多個家居商場20多家建材、家具品牌,當商戶被要求出具產品環保認證或者質量檢驗證書時,90%以上品牌均能拿出廠家提供的各類證書。而且這些認證標志不但有國內的還有國際的,既有國家級也有地方級的,如“中國環境標志證書”、“綠色選擇推薦書”、“國際ISO-94011環保認證”等。
許多消費者拿著法定機構出具的合格檢測報告,安心交錢購買家具,但買到的家具未必是合格家具。雖然相關部門規定,家具企業每年至少兩次經過法定檢測機構的質量檢測,但是這個過程是企業自行送檢,整個取樣送檢的過程沒有任何監督,這意味著送檢的板材樣品未必來自企業制造的家具。
亂象2過期報告忽悠人
有的企業雖然被抽檢和送檢的產品合格,但相關檢驗機構也只對送檢的樣品和抽檢的批次產品負責,并不能說明該企業的所有產品都符合環保標準;走訪還發現,有些商家會將往年的合格證書修改、復印后提供給消費者,把這些過期的環保和質量認證當成永久的“金字招牌”。
發現,有不少企業采用蒙人的外文報告、自制的假證明、偽造的假材料、花錢購買的各種所謂“獎勵證書”來偽造質檢報告。
亂象3標準五花八門無統一
對于兒童家具,家長們最關心家具板材中的甲醛釋放量和重金屬有害物質限量,而多個兒童家具品牌的“保證”也是五花八門。在專業兒童家具品牌松果的門店,商家把表面漆、金屬件的供應商資質文件等張貼在顯眼位置,出示有國家家具檢測中心印章的檢測報告,其中外觀、甲醛等均達標,不過,檢測依據的標準一欄卻并未出現國家標準《兒童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報告中也未涉及新國標中提及的針對表面涂層的銻、砷、鋇、鎘等8種元素限量檢測項目。
一家兒童家具品牌松堡王國的銷售人員出示某檢測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從外觀到有害物質一應俱全。但銷售人員也坦承,不會每款產品都送檢。而在其它一些兒童家具品牌,工作人員則表示,“相關檢測報告的原件在廠里,要下個月才能拿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