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工作列入2014年政府施政目標,依托霧霾而“發展”起來的國內空氣凈化器市場,勢必將趁著這股東風再度燒熱,短短2年間,空氣凈化器市場被迅速“催熟”。
整體銷售額年增數倍
空氣凈化器有多火,用數據來說無疑是最直觀的,據奧維咨詢(AVC)電商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12月份空氣凈化器的銷售額僅有1.2億元,而2013年12月這一數字就已經激增至6.10億元,同比增長達5.1倍。而在線下市場,2012年12月銷售額達到2.1億元,而到了2013年12 月,這一數字已經變為10.0億元,同比增長達4.8倍左右。
1年間整體市場銷售額增長5倍,在家電產品中十分罕見,而2014年治霾工作被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對空氣凈化器市場的促進相比2013年將更甚,或許到年底增長10倍也不再只是妄想。
銷量好不好得“看天”
與國外已經非常成熟的空氣凈化器市場不同的是,國內雖然非常熱銷,但卻并不是一種“健康”的熱銷,確切的說,國內消費者購買空氣凈化器,更多的是“恐懼性消費”。即天氣好時,空氣凈化器銷售慘淡,出現連續的嚴重霧霾天時,空氣凈化器就非;鸨。
數據顯示,2013年北京9月份的霧霾日達到了16天,是常年(3.6天)的4倍。而九月份,空氣凈化器在線上的銷量達到6.8萬臺,環比增長 5%;銷售額達到1.3億元,,是2013年前九月單月銷售最高的一個月份。而十一期間,因為強霧霾天氣,加之傳統的促銷旺季,空氣凈化器線上銷售在10 月份銷售量為9.2萬臺,環比增長34.1%;銷售額為1.6億元,環比增長25.1% 。
“看天”銷售,并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應該出現的情形,而在被“催熟”的國內空氣凈化器市場,卻是最主要的模式。
空凈市場亂象叢生
不成熟卻“虛火”的行業一定存在各種亂象,國內空氣凈化器市場也不例外,奧維咨詢(AVC)品牌總監蘇亮表示,空氣凈化器的行業亂象,目前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品牌雜,市場上目前能夠看到的空氣凈化器品牌已經接近200個,還有很多看不到的品牌,而在成熟的大家電市場,同一品類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一般不超過10個。
其次是門檻低,空氣凈化器進入門檻非常低,很多不從事家電制造的企業也可以進入,比如一些PC配件品牌,只需采購核心零部件,然后組裝貼牌銷售就可以,不少企業都是抱著趁著火撈一把的心態進入的。
再次就是無標準,目前市面上的空氣凈化器售價從幾十元到上萬元都有,但如何評定一臺空氣凈化器效果如何,卻沒有統一的標準,雖然很多空氣凈化器在銷售時宣稱有多少的凈化率,但消費者在真正使用過程中,根本無法確定有無效果,更多的是心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