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智能電視已占據平板電視近四成市場份額,成為市場主導力量,而國產彩電已占據了智能電視80%的市場份額。
“在網絡沖擊趨勢下,平板電視整體下滑,電視行業及時調整發展方向,向智能化轉型。”創維集團河南公司總經理司仕銀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再次回到電視機前,將看電視變成“玩”電視。
“彩電行業被人稱為夕陽行業,特別是互聯網普及后,電腦充斥著彩電,有人認為電腦完全可以代替電視人,電視行業肯定會萎縮。”鄭州TCL電器銷售公司總經理苗偉平表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近年來,彩電行業也進行了網絡化、智能化、云電視的革命,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在走訪彩電市場中發現,電視企業利用自己技術優勢,不斷推出新品。最近,TCL通過全集團各產業集群化聯動,采用“火球”計劃,分階段分批次地推出了云清 V8500、云晶V7600、云顯H6600等7大系列智能云電視產品的群發布。下半年,還將推出三款新品。
5月份,海信推出了智能電視VIDAATV,從操作和外觀上,更像是電視中的“平板電腦”,給市民帶來了應用極簡、切換極快的全新用戶體驗。對此,家電專家羅清啟指出:“未來,智能電視在操作上不僅越來越簡單,在外觀上也越來越大,變得更薄,價格也更加貼近生活。”
國產彩電借道“智能化”
電視操作系統引發競爭新格局
智能電視具有全開放式平臺,搭載了操作系統,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和卸載軟件、游戲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通過此類程序來不斷對彩電的功能進行擴充,并可以通過網線、無線網絡來實現上網沖浪,F在智能電視機多采用安卓系統,海信、長虹、創維、三星、TCL和康佳等品牌旗下的智能電視都是如此。與此同時,部分有能力的企業開始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統,諸如阿里巴巴、谷歌、三星電子、蘋果等,阿里巴巴還與創維、長虹等電視生產商接洽,準備把阿里巴巴的軟件整合到這些企業生產的電視中去。
中怡康預測,2013年電視整體銷售量將突破4300萬臺,銷售額有望達到1500億元,將比2012年全年的電視銷售額增長5%到10%。其中,智能電視的銷售量將突破2600萬臺。此外,還有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電視機數量約為5.3億臺,如此巨大的存量,將給互聯網機頂盒等產品提供誘人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