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19日,2012中國-東盟博覽會林產品與木制品展將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屆時,除了集中展示中國與東盟10國互補性強、符合雙方市場需求的特色林木產品及林木加工機械外,廣西的特色木制工藝品、漿紙產品、苗木花卉、林下經濟產品等也將悉數亮相。
業內人士表示,這無疑是一個廣西林木產品走出廣西、走向東盟的契機。
中國與東盟林木業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和發展前景。中國和東盟國家在林木產品的需求和產業結構上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大。近年來,中國林木產品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林木產品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最重要的進出口貨物之一,雙方均有進一步擴大市場的需求。
而這,正好給林業大省的廣西帶來機遇。廣西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60%,位居全國第四;人造板產量居全國第三,人工林、經濟林的種植面積更是名列全國第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廣西林木產業快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同樣,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一個重要專業展,林木展也為進一步發揮雙方在林木業領域的資源優勢,促進雙方林木業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平臺。
在去年的第二屆林木展上,展覽總體規模達2萬平方米,展會期間共約6萬人到現場參觀、洽談,現場貿易成交額達5.6億元。柬埔寨、印尼、老撾、緬甸、越南等東盟國家積極參展,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越南貿易促進局出口促進中心、柬埔寨中國商會、印尼手工藝品協會及老撾國家工商會等機構組團參會,許多企業通過展會找到了自己的跨國合作伙伴。
今年林木展已是第三屆,3年來辦展規模逐年擴大,企業參展的踴躍性在不斷提高。目前已有超過1500家企業報名參展,其中國內報名參展的企業超過1350家,東盟企業超過150家。
值得一提的是,林木產品產業鏈通常分為造林、木材采伐、粗加工和深加工四個環節。粗加工,主要是人造板的生產,廣西雖然在產量方面名列全國前茅,但在質量和產銷對接方面仍然比較薄弱。要真正實現林木產品走向東盟,這個“弱項”必須克服。對此,本屆林木展將舉辦人造板行業發展交流會,約有200名來自區內外的林木產業行業內的學者、專家和企業家應邀到會,期待通過洽談交流,引進更多的外地名優林木品牌,提升廣西林木制品的加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