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中一個10萬噸的泊位上,一艘來自澳大利亞的礦船正安靜地等待卸貨。機械抓斗有節奏地下探至船艙,每一合一提一放,30噸的鐵礦砂就被轉卸至一個巨大的料斗中。
“ 鐵礦石對于港口本身日常吞吐沒啥影響,但我們的港口庫存壓力一直很大,沒有減緩過。”寧波港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現狀
鐵礦石庫存處于歷史高位
今年一季度,北侖港港口庫存始終在300萬噸以上,而歷史最高峰出現在2009年4月的320萬噸
北侖港區的礦石堆場共有30萬平方米,接納能力大約在300萬噸。遠遠看去,堆場上的鐵礦砂構成了一座座黑色和褐色的小山丘,連綿不絕。它們大多來自巴西、澳大利亞、智利這些盛產優質鐵礦的國度。
汽車沿著堆場一路向前,幾乎沒有空位了。只偶爾有些許空地,出現在礦粉堆成的小丘之間。當時接近中午11點,鐵路上沒有看到來提貨的火車,來往的貨運汽車也很少。
“庫存的確比較大,不過還沒到要拆掉辦公樓堆礦石的地步。”工作人員笑稱。
記者獲得一份數據顯示,目前北侖港的港口庫存在290萬噸左右,的確處于歷史高位,但也并非最高紀錄。今年一季度,該數據始終在300萬噸以上,而歷史最高峰出現在2009年4月的320萬噸。
寧波港董秘蔣偉向記者解釋,之所以還能基本正常運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從礦石的物流流向看,要進入長江流域,寧波港地理位置最為便捷。青島青島旅游(www.quqingdao.com)(www.quqingdao.com)、日照、曹妃甸、連云港都略遜一籌,因此積壓更明顯。
此外,目前港區主要的礦石已經主要轉為鋼廠自采,貿易礦大大減少。“港口發揮調度功能,根據船期和堆場情況,及時通知貨主盡快提貨。”而鋼廠作為自用原料,提貨的效率畢竟大大高過貿易商。
影響
現貨鋼材價格9個月跌24%
礦價鋼價聯動,原本風光無限的礦石也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大幅跳水,短短兩個月急速下挫23%
貿易礦減少,只因礦石傷了貿易商的心。
從去年10月算起,現貨鋼材價格迄今已經累計下跌了 24%。大家覺得跌無可跌之時,7月23日當天,鋼價又再度出現超預期的大幅下挫。長材和扁平材的單日跌幅均超過了1%,這在之前往往是一周的累計跌幅。情況之慘烈,讓市場大跌眼鏡。
礦價鋼價聯動,原本風光無限的礦石也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大幅跳水,短短兩個月急速下挫23%。今年4月,傳統的開工旺季還沒完全過去,鐵礦石就又開始下跌,迄今跌幅又超10%。目前,品位62%的粉礦到岸價已經跌破120美元/噸,年內新低,如期而至。
“現在堆場的貨,肯定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貿易商不愿意低價賣出,寧愿付費在港口存著。”一位印度礦中國區銷售負責人昨日對記者明確表示,礦價連續下跌,許多貿易商如果按現價出貨,就“不止是虧一點了”。這部分被套牢的貿易礦,依然是目前港口庫存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我們公司的庫存,與目前港口庫存的情況差不多,處于高位,企業的經營也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山東華信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拜文匯很干脆地向記者坦言。華信工貿是山東重要的鐵礦石貿易商,擁有國內多家鋼廠的鐵礦石采購代理權。
“雖然不能說‘普遍虧損’,但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大還是小,鐵礦石貿易商的經濟效益普遍大幅下滑、經營舉步維艱是不爭的事實。”拜文匯說。
費解
產能過剩不減反增
中國的鋼鐵行業并非純粹由市場配置資源,還有行政力量參與其中
“按照這個趨勢,礦價應該跌破100美元!”早在兩個月前,多位業內人士就對著不斷破位的鋼價走勢圖斷言。
不過,讓人費解的是,部分鋼廠還依然在擴大產能。寶鋼的湛江項目、武鋼的防城港項目已經規劃多年,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記者還從山東鋼鐵內部獲悉,山鋼也正在規劃,加快推進“日照精品基地”的建設進度。馬鋼也在規劃300萬噸的新建產能。
而根據不完全統計,在建和擬建的高爐,全國目前共有210座,合計相當于2.5億噸產能。
為什么不明確減產?為什么不減反增?
齊魯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篤慧舉了一個例子:“就像樓下的早餐鋪子,即使一天可以生產100個包子,但如果食客只有20個包子的早餐需求,作為理性的經濟個體來說,只會按照需求進行運作,不會按照100個產能進行配置。”
記者獲得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共有36家鋼企總計超過6400萬噸的新建產能要投放。其中,河北的眾多民營鋼企都制定了投產計劃。這也是為什么許多礦石商人在年初看到“到處豎高爐”的原因。
加入混戰,民企的根本出發點與國企一致,都是為了“生存”。鋼鐵冶煉是一個退出壁壘很高的行業,生產線一旦被拆除,如果無法用其他形式重建,等于所有資產付諸東流。要保住產業,民企極力擴大規模,并加強部分環保設施,達到符合產業政策的標準。
業內人士直言,中國鋼鐵業正在遭受市場調節機制失靈的惡性反噬。中國的鋼鐵行業并非純粹由市場配置資源,更多時候,行政力量參與其中。造成這種形勢的原因,在于根深蒂固的體制和產業結構。而這種形勢最終產生的結果,就是“抱團自殺式生產”。
大批中小航企
面臨倒閉風險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何建中26日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受宏觀經濟影響,上半年,中國航運、港口仍然處于低迷狀態,且仍將持續?傮w仍表現為“需求放緩,運力增加,成本上漲,運價下降,虧損擴大”的態勢,大批中小航運企業存在破產倒閉的風險。
航運、港口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國家經濟特別是工業經濟的“晴雨表”。經濟下行、用電量下降必然導致煤炭壓港,這是當前經濟狀況的真實反映。
上半年,中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47.4億噸,同比增長722%,增速較去年同期放慢了6.1個百分點。其中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15.2億噸,增長13.6%,較去年同期加快了5.5個百分點;完成內貿貨物吞吐量32.3億噸,增長4.4%,較去年同期放慢了11.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8459萬標箱,增長8.8%,較去年同期放慢4.3個百分點。
針對嚴峻形勢,何建中表示,煤炭壓港不是單一的運輸問題,跟整個經濟運行有很大關系,涉及鐵路、航運企業、港口等運輸組織的各個環節。交通部門能做的,是主動加強與相關方面的聯系,電煤企業、鐵路部門、航運企業也要加強戰略合作,積極主動聯系,實現煤炭到港運輸的合理化庫存,發揮煤炭專線運輸效應,實現船舶運輸和貨主需求的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