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合理的市場預警機制,做好后備市場的儲備、調節工作,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增強行業協會和職能部門的管理工作,企業主動走出去……只有把問題足夠重視,方法才有實行的可能性,陶瓷企業或許可以按圖索驥。其實,面對困境,陶企應當把產品做深、做透,不僅僅生產出一件陶瓷制品,而是經營出一種陶瓷文化,并把這種文化貫穿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讓消費者產生認同感,從而形成品牌文化和品牌影響力,讓它成為產品和品牌逆市走紅、長盛不衰的關鍵點。
建立市場預警機制
從歐盟施行高達73%稅率的反傾銷稅,到韓國9.14%~29.41%的反傾銷稅率,中國陶瓷業正面臨史上最大的反傾銷調查大潮,范圍也從歐盟開始波及到更多的國家。
追根究底,中國陶瓷企業在反傾銷調查中的無動于衷和無能為力,是源自預警機制的不完善。沒有事先建立好的預警機制,當遭遇反傾銷調查時,陶瓷企業往往難以在短時間內做出快速反應,客觀上延誤了進入市場的時機。
所謂市場預警機制,是指一套檢測本國進出口產品的各種評定指標,如對進出口商品的數量、價格、質量標準、市場份額做出及時預測,提醒本國企業調整產品的數量、價格等,避免受到國外產品傾銷損害或國外市場反傾銷指控。
“這個可以在宏觀上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藍衛兵向記者表示,“當某國市場在國內的陶瓷市場上占據的市場份額太大,或者價格壓得太低,就可以用這套預警機制進行平衡。”
當然,這套預警機制不能僅僅靠企業自身來建構,企業只能從自身的微觀角度分析本品牌產品的市場占有情況,既小也散。而且,一旦要涉及國際市場需求、國內市場供給、質量標準制定等全局性的宏觀問題時,企業往往顯得勢單力薄、無力操控。此外,如果僅僅是企業在做這個工作,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數據分析和研究中,得出的結果也未必權威,反而重復勞動,效果不大。
“可以由全國性或地域性的商會、協會來完成這個工作”,藍衛兵給陶瓷行業支了個招,行業協會所處的角度比較客觀、公正,可以平衡企業和企業之間的關系。當這塊市場競爭過于激烈時,可以由協會出面,啟動預警機制,引導部分企業退出該市場以保持其良好的市場秩序,“就是從全局的角度保護了陶瓷企業,讓它們在國際市場上合理配置資源,共同取得利益和發展。”
此外,合理且良性的市場預警機制還可以幫助 企業 及時了解我國陶瓷主要出口市場技術標準的 發展 動態,隨時掌握市場動向,并針對可能出現的復雜問題,及早做好相關準備。
調節市場份額分配
“自從加入WTO以來,中國陶瓷早已占據了世界的各個角落。”藍衛兵稱。
面對反傾銷大潮,值得慶幸的是,歐盟市場只占中國陶瓷出口市場的一小部分,中國陶企出口歐盟的產品只占其生產總量的1%,高額的懲罰性關稅對個別企業來說,是嚴重的。但對于整個佛山陶瓷行業來說,影響并不大。業內人士透露,歐盟影響佛山的出口量大概是3000萬平方米,這樣的數量是不至于讓陶瓷行業有滅頂之災的。
所以,當廣東陶瓷在歐盟國家遭遇滑鐵盧的當下,陶瓷企業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調整市場份額分配,把產品從歐盟市場轉移到其他國家、地域。
一方面,可以拓寬自己的出口國家范圍。今年正值倫敦奧運年,包括大型基建、室內裝飾裝修所需的建筑陶瓷數量巨大,而衛浴、餐具等陶瓷需求量也蔚為可觀;此外,接下來即將在巴西舉行的2016年的奧運會也是契機所在,大批的運動場館、基礎設施、住宅的修建將把讓巴西成為陶瓷企業的又一塊大蛋糕。
“迪拜也是一個很大市場”,藍衛兵向記者透露,中東一直是中國陶瓷及衛浴最大的出口區域之一,而去年11月建成的迪拜中國陶瓷城正是中國陶瓷涉足迪拜的有力嘗試。據悉,包括迪拜、中東、南亞、北非在內的且地位日益顯著的整個MENASA地區市場巨大,總建筑金額高達5000億美金,其中陶瓷衛浴產品的市場容量占總建筑金額約10%,約為500億美金的市場容量。同時,住宅、商務等主題項目的投資活動在MENASA地區非常活躍,價值約9000億美金,同時有價值2.1萬億元的投資項目正在計劃中。
另一方面,有專家分析認為,陶瓷企業可以利用資本和市場優勢,進行產業國際轉移。比如,在歐洲境內合作辦廠,并購歐盟企業,實現在歐盟境內直接銷售;或借道歐盟承認市場經濟地位的第三國,如同韓國、日本等開展合作,通過兼并、重組這些國家的陶瓷業,曲線出口。
當然,有實力的陶瓷企業也可以選擇將生產線搬至外國,以規避高額的出口稅率。但是廠房、生產線的建設、維護費用,人力的成本,全新的環境都是擺在企業面前的現實難題。
給產品穿上“文化外衣”
陶瓷又是一種文化,當年鄭和下西洋,中國陶瓷成為風靡一時的緊俏品,這種盛況同樣包含著以西方為代表的國外客商對中國文化的敬仰。因此,給產品穿上“文化外衣”是陶瓷行業突圍的必由之路。
首先,要更注重產品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陶瓷企業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產品的研發上,開創出更多獨一無二的產品。”藍衛兵向記者舉例說,意大利博洛尼亞陶瓷展是全球最頂級的行業展會,中國陶瓷企業一方面應該爭取參展該頂級展會,另一方面,應該虛心向意大利陶瓷企業學習,賦予產品以更多的文化氣息和生命力。
藍衛兵表示,陶瓷企業應當把注意力轉向產品的提升,強調產品的設計感和文化內涵,提高附加值和品牌價值。“這條路并不難走,難的是如何把重心真正放在這上面。”
據悉,佛山某本土品牌,正是把產品研發和打造文化相結合,和法國、韓國等陶瓷品牌開展合作,把設計擺在首位,和國外品牌共享產品創意,在陶瓷面板的表面噴繪中加入線條、色彩、時裝等時尚元素,打造出別具風情的特色產品,吸引大量客戶駐足。在整體淡市的大環境下,逆市飄紅,銷量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陶瓷產品應該賦予文化內涵以提升更多的價值,將傳統產品融入文化產業。”雅士高夫董事長陳彥斌認為,要提高普通瓷磚的產品附加值,打造成為現代奢侈品、藝術品。同時,要緊扣社會環境的時尚大潮,跟國際時尚接軌。
其實,作為瓷器鼻祖的中國,幾千年來源遠流長,不僅首創了了青花瓷、釉下彩、釉上彩等陶瓷藝術,更是把瓷器做成一項大產業聞名世界。作為現代陶瓷企業,如何將些中國技術融入現代工藝,這是一門大學問。因為,未來陶瓷市場的競爭,將不再是價格和數量之戰,而是集中于工藝、技術和設計的大擂臺。
挖掘新興市場潛力
“在未來的5—10年間,陶瓷依然是朝陽產業。”藍衛兵告訴記者,陶瓷產業全國產能在90億平方米,目前世界人均消費水平還不算高,而且,眾多新興市場潛力巨大,有待進一步挖掘。
據佛山市檢驗檢疫局公告顯示,2012年前4月,經佛山檢驗檢疫局報檢出口的衛生陶瓷共726批次,總貨值1332.44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69%。在出口總體下降、歐洲國家出口持續下降的情況下,亞洲各國和新興市場的增長則為中國陶瓷企業提供了實現海外利潤增長的新道路。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佛山陶瓷出口全年合計5萬批,貨物總值12.6億美元,批次增加了6.2%,貨值增加了15%。2011年佛山陶瓷出口在歐盟因反傾銷而出現30%左右的降幅,但在南美和非洲等新興市場卻表現搶眼,有較大幅度增長。
“進入2012年,我們欣喜地看到,舊的市場被打破了,新的市場正在崛起。雖然歐盟等其他國家對我們進行‘反傾銷’,但我們還有國際新興市場,如迪拜及中東市場,卡塔爾2022世界杯、沙特大規;üこ添椖恳约胺侵、南美市場等。”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傅維杰對陶瓷行業前景仍信心滿滿。
去年,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對中國陶瓷出口貢獻較大。南美市場增加明顯。巴西是2014年世界杯足球賽和2016年奧運會主辦國,這兩大國際體育盛事的巨額投資基建,刺激了公共投資并促進市場開放。數據顯示,2011年巴西依舊成為佛山陶瓷出口的最大國,貨物總值10724.2萬美元,比2010年增長了3644.5萬美元。不過,2011年下半年巴西將稅率從15%提到30%后,10月與11月出口量明顯下降。另外,印度市場的表現格外搶眼,由2010年的第十四位上升為第四大出口國,出口貨物總值達4827.9萬美元,增幅超過一倍。
而進軍新興市場也并非一勞永逸,當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目光瞄準這塊蛋糕時,新的問題接踵而至。
“在巴西,三四美元一平方米的滲花磚最搶手,競爭慘烈;在俄羅斯,以前只有十來家中國企業參加當地的建材展,去年我們發現參展的中國企業一下子增加到了幾十家。大家都盯著這幾個地方,到底還有沒有真正的新興市場?”新明珠陶瓷集團國際事業部總經理吳敏剛感慨地說。
現在看來,做內銷還是企業發展的根本。而在海外市場,找準自身定位,提升產品附加值,樹立國際品牌形象,將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