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圣誕前夕,一則來自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CAFC)的判決,從根本上確認了美國商務部(DOC)對中國出口企業進行反補貼調查“不合法”。這代表著我國出口企業在國際貿易摩擦中取得了非常有代表性的勝利,讓陷入困境中的地板出口企業溫暖了很多。
勝訴從根本上否定反補貼案件合法性
去年10月21日,美國地板企業聯盟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要求對進口自中國的復合地板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起因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去年12月發現,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在去年前9個月增長了17%,在美國市場上所占的份額從一年前的43%增加到47%。據中國林產工業協會介紹,起訴方是和中國地板企業有諸多業務聯系的美國主流地板企業,指控中國復合地板傾銷幅度高達242.2%。今年10月,根據美國商務部最終裁決,對中國輸美涉案產品征收 0~26.73%的反補貼稅率及0~58.84%的反傾銷稅率。
而這次勝訴,從根本上確認了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出口企業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不合法”。這也就意味著,美國商務部(DOC)重啟對華反補貼調查以來,作出的反補貼決定,均不符合美國現行法律。
企業或將面臨反傾銷高峰地板企業界反應平淡
面對這次反補貼勝訴,地板企業顯得較為平淡,其實不難理解。首先,這次勝訴并非蓋棺定論:美國商務部既可以從法律程序上再拖一陣、也可以在反傾銷上尋找操作空間。據悉,面對這次勝訴,美國商務部仍可在45天內向上訴法院要求全體法官重新審理此案,或在90天內向美國高院上訴,要求駁回二審法院的裁決,相關專家預計,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出口型企業仍將面臨反傾銷的高峰。
其次對于地板出口型企業來說,出口美國的市場卻已經因此關閉很長一段時間了,美國國內產業也已經得到了想要的保護,即使最后能打開口子,我國地板企業想在進入美國市場就要面臨來自美國本土企業空前的阻擊。
另外,在這次雙反過程中,很多地板企業已經放棄美國市場,轉戰國內市場或者其他海外市場,除了已經被市場所淘汰的企業之外,剩下來的企業都經歷了市場洗禮,正在或者已經在各自的區域搭建起自己渠道,更加不會因為這次并未得到執行的勝訴而驚起太大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