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投資大熱帶動下,陶瓷衛浴行業也隨之急速發展。但因為行業門檻低,投資要求不高,各陶瓷生產線紛至而起,單品牌一下子就冒出上千個。市場的過度膨脹引發品牌間的無序競爭,互相壓價。“薄利多銷”致使企業的銷售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有業內人士表示,惡性競爭,不會對企業或者消費者帶來好處。那么,企業該如何謀出路突圍制勝呢?
南安的毛利率較低
而在福建南安,筆者了解到,當地的出廠的水龍頭產品價格較低,一般要比開平出廠的價格低20%左右,所以在南安出廠的59銅廚房水龍頭平均大概是要150元左右。據了解,福建南安的銅一般都是從外省進貨,本地并沒有銅材資源,所以原材料的運輸成本相應較高,這樣導致福建南安的出產的產品利潤率較低。據業內人士透露,福建南安的內銷產品毛利潤率在12%左右。則在南安生產的水龍頭產品的成本價大概是135元。
南安的毛利率較低
而在福建南安,筆者了解到,當地的出廠的水龍頭產品價格較低,一般要比開平出廠的價格低20%左右,所以在南安出廠的59銅廚房水龍頭平均大概是要150元左右。據了解,福建南安的銅一般都是從外省進貨,本地并沒有銅材資源,所以原材料的運輸成本相應較高,這樣導致福建南安的出產的產品利潤率較低。據業內人士透露,福建南安的內銷產品毛利潤率在12%左右。則在南安生產的水龍頭產品的成本價大概是135元。
同質化生產 產業升級困難
業內人士卻對業內日益成風的“模仿”感到擔憂,認為這不利于整個產業的升級。衛浴行業的相互仿造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企業一直遵循跟風模仿的制造,產品大相徑庭,根本沒有自己的創造,何來出新的產品、新的設計。產業要想升級自然是難上加難。一味的“山寨”別人,企業根本無法形成自己的創新思維,更不要說產品設計能力會提高,長久下去就變成一種困局。產品設計能力弱的短板已成為制約我國陶衛行業持續發展的瓶頸。
同質化產品 以價格定勝負
近年來,消費者購買較多的主要為仿古磚、拋光磚等,各商家也都是引進這樣的產品,基本上每家店面都在賣類似的產品,這樣必然會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日前,記者在賣場采訪了一位挑選陶衛產品的消費者王女士,同質化的產品選擇很苦惱。王女士說“在市場上陶衛區轉了幾圈下來發現,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選擇,賣場基本都是品牌產品,但是風格基本都差不多,外觀設計也沒多大區別。”同質化產品選購,可以說是很難,一方面也可以很容易,基本都是差不多的東西,作為消費者肯定都會以實際價格來決定,這就會挑起商家間的價格戰。
從數字來看企業要承擔70%的資金壓力。內銷大部分都是現金制,經銷商先付貨款而且付全款,企業再生產或者是發貨,這個是水暖衛浴行業的特點。從這兩種資金運作模式來看,內銷獲得資金的市場更大一些。
從定單模式來分析,做外銷是比較單一的,靠批量化生產,所以更多是在賺取加工費,一般情況下利潤比較低。而內銷企業,參與營銷環節多,獲取的利潤分配環節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