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后期的維護管理具體要怎么做呢?
房敬祥:后期維護管理,像剛才說的外墻,一般我們接到別墅的工程外墻的防水要求比較高,難度比較大,我們都委托專業的公司做。室內這一塊,就是按照公司的流程,按照工藝要求操作。后續管理,我覺得主要還是一個流程的實施和過程的銜接。因為防水工藝在品牌公司來說已經比較成熟了,而且我們工人也是比較穩定的。比如說我們各級監理,項目經理,負責人,實施的監督,驗收、數據照片,通過這些監控。
記者:這是從公司層面來談的。用戶在日常生活中要怎樣注意維護管理?
房敬祥:主要是外墻。進行其實室內不要隨便打孔,特別在地面不要隨便安裝一個什么東西,不要破壞防水層。一般我們做到位了,后期消費者要打孔的話,你最好選擇一個裝飾公司。因為防水層厚度是一樣的,一般是5共左右,如果你打到5公分了,可能就破壞防水層了,墻面還好一些,地面打孔就完了。我們每個工程要拍照,以后無論是維修,還是方方面面都有一個依據。
記者:售后保修常出現的問題是哪些方面的?
丁常文:從我們這些品牌公司的保修來看,好像防水的比較少。因為公司對這一幾的重視度比較高,另外,從我們施工的角度來看,也非常成熟了。出現問題相對不多。
金漢坤:品牌公司防水問題確實不多。有一點,門套,那塊和防水沒有關系,我提醒一下消費者注意,衛生間安裝木門的時候,不是防水做得不好,和防水沒有。門套跟過門石有一個5毫米的縫隙。有的客戶說是防水沒有做好,其實只是安裝時候的一個小細節。
記者:出現漏水是種種原因導致的,那么出現問題之后,應該找誰呢?如果由家裝公司做的,在期限內都可以找家裝公司嗎?
房敬祥:對。我們都兌現的?陀^地說,有的客戶已經過了保修期了,叫我們,我們還去修,這么多年已經成為朋友了。
記者:這不需要收費嗎?網友為什么投訴,就是出現滲漏了,不知道該找誰。
房敬祥:這樣的情況還是很少,是屬于個案。公司會更多從客戶的體驗感受出發。
記者:會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由于買的材料不夠好而出現滲漏情況。這種情況材料公司能夠負責嗎?從哪兒可以分辨出來是施工問題還是材料問題?
許寧:材料出現問題一般是分辨不出來的。比如說你要證明你的材料,這個業主不放心的話,可以在施工之前把材料拿去監測。但是材料如果做到地面上去以后,如果你懷疑材料有問題,把材料弄出來再監測,不可能,你使用多少年再監測已經是兩碼事了。并且我們國家也沒有這個規范,說多少年以后你材料的指標還能保證多少。所以沒有辦法判定材料問題。
金漢坤:不過消費者也不用怕找不到問題,只要記住裝飾公司就可以。只要是裝飾公司做的防水,是材料的問題,材料是你公司的,那也是裝飾公司選擇的。我們把關系理清了,消費者找我,我肯定全力以赴把問題解決掉,然后回頭再解決材料的問題。剛才你提到的雨季,正常的雨季和裝飾公司做的室內的防水關系不太大。主要是外墻和頂面,這和裝飾公司沒有關系,這肯定要找物業,物業找開發商。
記者:如果說雨季滲漏和開發商關系比較大,是不是說房屋結構設計和第一次防水的原因比較大?
金漢坤:也可以這么說。比如說房子時間久了,本來防水材料就有一個老化過程。你這一家漏了,其他家過一段時間估計也會出問題。頂面防水出問題以后,一般開發商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肯定要把頂面防水重新做一下。外墻做防水不太多,關鍵窗戶質量要好,窗戶周圍的密封性要做好。所以說消費者找人的方向還是比較明確的。
許寧:如果是漏水的話,比如說一次防水是屋頂問題,開發商首先找承包單位。承包單位再找防水施工單位進行維修。除非防水是一個特殊的工程,有的時候開發商單獨把防水拿出來交給防水工程施工公司施工的話,這種情況,開發商就會直接找防水公司。但是現在90%開發商還是找總承包商負責。
記者:也就是說我們防水材料公司后期所要承擔的責任是非常小的?
許寧:確實是這樣。作為防水材料來講,只負責提供一個合格的產品到現場。目前來講,你要證明材料是合格還是不合格,只能是通過現場競材抽檢。目前我們國家還沒有一個科學的方法隨機地現場鑒定你這個材料的質量。這也是為什么現在這么亂的原因的。另外,施工過程中,廠家和施工單位結合在一起做一些文章,把造價做得非常低。干活人要吃飯要錢,單位也有一幫管理人員,材料商也要利潤,這個時候剛開始開發商定的才倆已經不是那個材料了。為什么國內的市場有很多的小的路邊的游擊隊能夠生存下來,咱們這個市場價格偏低的因素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
記者:存在這么多的問題,怎么樣規避呢?
許寧:現在我們材料這一塊,我們國家行業協會每年也會出臺一些,對一些容易產生假冒偽劣的材料產品給以限制。另外,市場也在逐步立法和規范,一旦你抽查出現問題,那對你就有非常嚴重的出發,甚至這個廠子就沒有了。目前來講,實際上我們國內有3000多家防水施工單位,包括做材料的。這些廠家包括防水工程公司,他們為了自己的生存,面臨一些不正當的競爭,也沒有辦法,只能這么做。我們行業要規范他們,確實也是非常的難。這可能會需要一個過程。這需要通過時間,光靠政策、法律遠遠不夠,還要通過市場的規律,通過時間來進行整合。現在在防水市場上很多防水企業已經生存不下去了,要么滅亡,要么被整合掉。如果若干年以后,國內3000多家防水施工單位,只剩下20家的話,國內的防水市場就非常好了。
記者:目前中小企業實在太多了,其中也不乏渾水摸魚的。
許寧:這也是我們目前的國情決定的。但是這種情況肯定是維持不了多久。因為我們現在大部分做防水的工人都是農民工,昨天還在地里面干活,今年到城里面就做防水施工了。這一代的防水工人靠手工干活的,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了,上年紀了沒法干活了。下一輩來干防水已經很少了,80后、90后沒人干這個活兒了。但是這個行業是永遠存在的,這個時候剩下的一批企業就必須通過技術創新,通過先進的施工工具設備替代人。在日本、韓國、美國、歐洲,他們做防水施工依靠的是先進的防水施工工具和機具,基本不依靠人的手工操作了。再發展一定程度,材料好了,施工好了,施工勞動少了,那個時候我們的企業要生存的話,需要靠這些東西。這個時候我們的施工這一塊就有保證。比如只有幾十家企業大家都在做,你不做的話就沒有辦法,大家不認可你。到那個時候,我認為我們中國的防水應該是會處于一個非常好的時代了。就不是現在我們在大馬路上看到一家三口水在汽車上面,被子、防水材料全部在一起,包括做飯的鍋碗都在一起。這種情況一去不復返了。在國外一個非常熟練的防水工人,比如說德國需要五年的操作。在中國連字都不認識,還給他一個上崗證,這樣的施工質量能不漏水嗎?施工的重要性就在這個地方體現出來。
記者:行業將來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好的。但是恐怕需要一個時間。
許寧:我們現在大的防水材料公司和防水企業,都在學發達國家的防水企業的材料生產技術、施工技術、管理,我想這個時間也不會很長了。如果我們不學習,不努力的話,就意味著一個問題,當所有老百姓對國內的防水工程公司失去信心的時候,國外的來了,我們的防水企業就很危險了。我們北京東方雨虹工程公司也確實壓力很大,雖然站在前面,但是感覺有很多需要學習和努力的地方。防水行業在我們國家應該是非常有潛力的行業,但是也需要我們防水企業、材料商、施工單位一起努力。
記者:如果現在國內企業不努力的話,國外的企業就把我們淘汰了。
許寧:家居選擇西卡,就是國外的。
記者:也就是說整個行業前景還是好的,但是企業還是要不斷地努力。相信在我們這么多的專業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防水行業還是會越做越好。家裝防水方面也會越來越有保障,相信網友們在未來的家庭裝修當中也會提高對防水的重視。我們今天的議事廳就到這里。謝謝各位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