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家具銷售迎來傳統旺季,不少家具品牌以“家具套餐”方式促銷,誘人的讓利幅度讓不少消費者怦然心動。然而,“家具套餐”背后卻隱藏著貓膩,消費者最終發現,不少“家具套餐”其實是“套你沒商量”,消費者不是買回了不實用的東西,就是根本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優惠。
折扣雖“給力”,“套餐”卻未必真美味
“原材料、運輸成本、人工費用都上漲了,一開春家具肯定都得提價。”抱著這樣的想法,再加上春節前各大家具商都開始作最后的沖刺,為吸引消費者而打折、促銷,甚至直接讓消費者享受廠家給的大幅優惠,不少剛裝修完的市民紛紛趕著春節前去淘便宜家具,甚至還有春節后才開工的市民為圖優惠而提前“屯”家具。
據業內人士介紹,年底、年初是裝修建材的淡季,反而是家具銷售的旺季,是剛性需求最旺盛的時候,但是去年家居市場整體形勢不好,年底尤其明顯,所以商家都“給力”促銷,一直延續到春節前,會“淘”的業主可能買得到比平時便宜10%到20%的好家具。
從現場人流來看,各個家具市場也確實呈現旺季景象。一家品牌家具店的營業員劉小姐說,最近來的顧客,有婚期定在春節里的新人,要趕在春節前選購家具布置新房;也有想在春節前更換家具,給房子換個漂亮新裝的中年夫婦。因為中國人習慣趕在春節前裝修完入住,使得很多業主集中在現在這個時段選購家具。
“相比去年11月、12月,今年1月份的銷售和人流量明顯要旺一點。我們增加了更多的導購和送貨人員來應對這個旺季。”某家具店負責人表示,這幾天來門店打轉的意向性客戶每天都有近十位,“商家們每到年底、年初都集中力量火拼,這段時間的銷售不好有可能會影響新一年的業績。春節之前的半個月,更是促銷打折的最高潮”。
在各種家具打折熱潮中,最火的要數“套餐”了。比如一款臥室家具套餐,8000多元就可以買到原價15000元左右的臥室五件套,其中包含一張價值5200元的雙人床,一組價值6115元的四門衣柜,兩個價值590元的床頭柜以及一個價值2280元的電視柜,核算下來,相當于所有產品都打了五八折。倘若不要“吃”商家指定的這幾道菜,而是自行搭配的話,所能享受到的折扣是怎么也不可能有五八折這么大的。兩相比較,這樣的“家具套餐”很難不讓消費者動心,尤其是當一些品牌家具也推出類似的家具套餐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