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歐盟對產自中國的瓷磚反傾銷調查作出初裁,廣東佛山當地陶瓷生產企業和貿易公司陷入迷茫,再次對內地陶瓷業敲響警鐘。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日前已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內地相關企業派員參加將于今年6月舉行的歐盟對華瓷磚反傾銷案聽證會。
據了解,歐盟對華瓷磚實行反傾銷調查,主觀因素是中國內地出往歐盟的陶瓷磚每平方米平均價格長期低于歐盟瓷磚生產商的出廠價。記者采訪了解到,廣東佛山陶瓷企業出口歐盟瓷磚離岸價一般在5美元到6美元之間,到岸價是歐盟生產商出廠價的60%左右。
佛山市檢驗檢疫局一位專門研究陶瓷產業的相關人士認為,這次反傾銷的主要誘因在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因為歐盟的瓷磚生產企業從那時起陷入低迷境地,不時有陶瓷企業倒閉,尤其西班牙、意大利等瓷磚生產國受到影響嚴重。歐洲瓷磚生產商聯盟2010年5月向歐盟委員會提出申請,對華進行瓷磚反傾銷調查。歐盟此舉顯然保護其本地企業利益并轉嫁風險,中國陶瓷企業則首當其沖。
歐盟對華陶瓷反傾銷案對中國內地陶瓷磚出口企業和貿易公司產生的是負面影響,企業要承擔73%的稅率,就基本上斷絕了陶瓷磚出口歐盟的可能性。從佛山陶瓷協會的數據分析,目前佛山陶瓷磚有80%內銷,出口只占總產量的20%,也就是說出口歐盟的瓷磚只占佛山瓷磚總產量的約2%到3%,歐盟對華陶瓷反傾銷案只是出口歐盟陶瓷企業受一定影響。廣東佛山陶瓷協會秘書長尹虹在多個場合也提出過此觀點。
中國內地陶瓷磚生產一直處于過剩狀態,同質化嚴重,市場細分不明顯。隨著國家房地產調控的進一步實施,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上游產業鏈的陶瓷業或會受到影響。中國陶瓷企業將面臨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