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公布7成受檢節能燈功率與標識不符,兩成樣品達不到節能效果,不達標企業包括飛利浦、雷士照明等大型燈企,引起各界高度關注。佛山照明燈具行業協會負責人昨日表示,節能燈高不合格率與照明行業標準乏力、行業惡性競爭有關。
雖然廣東省質監局近期還未正式公布廣東節能燈抽檢情況,但2009年、2010年兩年廣東節能燈不合格率均高達8成。“這是整個照明行業惡性競爭的必然結果,也和這個行業缺乏強制性的標準和行業自律有關。”佛山市照明燈具協會會長吳育林表示,如果對廣東節能燈市場進行抽檢,不合格率恐難有明顯降低。
根據近兩年省工商局公布的抽檢結果顯示,大批劣質的節能燈沖擊市場,一些企業把燈的功率標得很高,實際上卻達不到;還有的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用普通鹵磷酸鈣粉代替節能效果高的三基色熒光粉,使光通量達不到標準,而且壽命很短。
吳育林認為,節能燈的技術雖接近成熟,但節能燈市場競爭機制卻并未健全。“企業都在追求效益,怎么便宜就怎么用材料,沒有最基本的標準約束,故意標高功率,使用低價劣質的原件。”吳育林說,一些企業的質量把控也不太嚴格,低質低價成為一些生產廠家的主要競爭手段。
據了解,對節能燈的性能,我國目前還沒有強制性標準,只有一個推薦性標準,而所謂推薦性并無強制約束力,廠家只需按此制定企業標準,而該標準要求節能燈最低壽命不低于6000小時。吳育林認為,行業協會應該牽頭組織企業成立行業內銷聯盟,制定質量標準門檻,共同凈化市場。
另外,節能燈汞污染問題近年來也備受公眾關注。據了解,節能燈無論優劣,管內都平均含有0.5毫克的汞。不管是焚燒還是填埋,都會滲入地下造成大約180噸水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