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銷市場連續保持15%增長
據中家協發布的數據,內銷市場已連續多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長,年銷量突破了4000億元。業內人士表示,在內銷方面,國家鼓勵擴大內需,廣大的櫥柜企業,尤其是部分的出口企業也開始轉內銷,使得內銷的市場取得很好的成績。從2010全年的整個變化來看,廣東櫥柜產業有非常好的回暖跡象。正因為這樣無比巨大的蛋糕不斷吸引著大量企業進軍櫥柜市場,致使內銷市場競爭遍及大江南北。
不少以出口為主的櫥柜企業也紛紛表示,他們對國內市場非常有信心,現在很多出口型櫥柜企業的外銷與內銷已經達到持平,如果發展良好,做國內市場甚至可能超過外銷。隨著國內城鎮化建設加速,消費者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內需市場依然龐大,因此櫥柜企業只要把握好方向,未來的市場前景依然廣闊。
櫥柜內銷市場雖然廣闊,但是也有人認為并非所有櫥柜企業都有能力來爭奪這塊蛋糕,比如一些一直做出口的企業,紛紛轉戰內銷,有的企業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而有的企業從此就消失了。中家協副理事長朱長嶺認為,中國櫥柜本身是多元化的,企業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做出口的繼續做出口,做一級市場的、做二三級市場的櫥柜企業首先要把自己經營的陣地養好,切忌盲目跟風,在不擅長的領域轉型。
營銷渠道是出口轉內銷最關鍵的環節
界認為,營銷渠道是外銷轉內銷最薄弱、最困難的環節,首先他們對行業的渠道模式、終端業態并不了解,另外櫥柜企業的國內營銷渠道經銷商是一片空白。而建設完備的營銷渠道絕非易事,因此不是每個企業都能轉危為安,都能很好的利用這個機會成功轉型。
渠道建設是出口型企業進軍內銷市場的主要支撐,不單單只是產品的轉換,研發、模仿國內產品,而是要從根本上明確戰略選擇,企業定位、品牌定位,產品定位,要弄清產品通過怎樣的渠道輸送出去,怎樣拓展渠道經銷商,這才是企業進軍國內市場的重中之重。
國內市場雖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在未來愈加成熟,競爭也愈來愈激烈,出口企業必須熟悉國內市場,了解企業現狀,經營方向,在終端能有比較周全的布局,才能做到成功轉型,贏得新的發展。
做中國品牌產品
從“價格戰”到“文化牌”
隨著原材料、勞動力資源的上漲,不少櫥柜企業感受到較大的壓力,但是對大的櫥柜品牌來講卻是再次提升自己的機會。在此背景下,櫥柜企業要不斷提高企業的文化附加值,告別單純的“價格戰”,要學會打“感情牌”,提高企業文化傳播力,增強大眾認同感,使企業品牌迅速上升為企業文化。
值得關注的是,品牌櫥柜企業開始推銷體驗模式,借助體驗館大打文化牌。“一個好的設計無外乎兩種,一種是銷量好,也就是獲得消費者認可,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設計;另一種是具有時代性、引領性、顛覆性的設計,能夠獲得很多評論家與批評家關注的設計。”
體驗式家居正在成為時尚的消費方式,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體驗式消費,可以把櫥柜等產品的概念化成功的轉換為物質形象和精神的升華。“依靠圖紙想象家居空間的歷史結束了。”這是櫥柜宣傳冊上的一句宣言,這句宣言似乎也預示著高端櫥柜品牌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