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末,塔河林產工業累計實現產值20733.6萬元,完成年計劃21696萬元的95%,實現銷售收入17330.4萬元。其中精深加工產值比重達到75%;實現利潤1611.3萬元,完成年計劃1895萬元的85%;上繳稅金285.5萬元。其中:凱達木業實現產值4298.3萬元,實現利潤42萬元,上繳稅金50萬元,銷售收入2495.3萬元;宏翔木業實現產值6120萬元,實現利潤84.2萬元,上繳稅金35.3萬元,銷售收入4876萬元。
科學規劃 合理布局 實現效益最大化
源頭抓出材,在凱達木業原料進廠按加工產品進行挑選分類使用,優質的原料用來生產高附加值產品,使集成材售價從3000元/立方米提高到3500元/立方米以上,旋切車間改造后,對小徑級原料都可以進行旋切,同等原料旋切單板出材率由原來58%提高到78%,利用毛邊單板加大壓力生產多層建筑模板,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同時使單板利用率提高到90%,與改造前單板出材率同比提高20個百分點,使每張成品板降低成本11元。原料分類使用,實現了資源的最高利用率、效益最大化,一根原料從進廠,經過鋸材、干燥、集成、細木、旋切等工序加工后,剩余的板皮、木芯、鋸沫和粉塵都被有效利用,達到了吃干榨凈。
砍塊承包 分灶吃飯 提高生產效率
這個局林產工業企業實行砍塊承包、分灶吃飯,做到產品質量上錯下不接,使產品質量和產量都得到提高,經濟效益明顯提升。集成材平均月產量由126立方米提高到310立方米,產品合格率達到98%以上;中密度雙貼面細木工板月產量達到900立方米,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每立方米可實現利潤504元。與此同時加強產業關聯度,宏翔木業生產的中密度薄板供給凱達木業做中密度雙貼面細木工板的面板,凱達木業用加工剩余物生產的木片供給宏翔木業做生產原料,兩個企業相互之間形成了產業鏈,降低了運輸成本。
布局改造 研發產品 實現產銷兩旺
經過市場調研,塔河凱達木業重新布局改造集成材車間、細木工板車間和旋切車間的生產工藝,新研發的中密度雙貼面細木工板、地板基材、LVL單板層積材等產品,不但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木材綜合利用率,而且產品深受市場青睞。中密度雙貼面細木工板主要銷往北京市場,供不應求;對接集成材、地板基材、LVL單板層積材主要用于高檔家具和高檔實木門,市場需求量大、競爭優勢明顯,目前已占領哈爾濱和齊齊哈爾市場。
革新技術 節能降耗 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凱達木業通過改造1、2號燃煤鍋爐,將原來燃煤變為1號鍋爐燒粉塵、2號爐燒剩余廢料,兩臺爐由原來平均日消耗燃煤24噸,降到現在日平均消耗燃煤5噸(冬夏平均),每月節約燃煤600噸左右,年節約燃煤費用150多萬元。宏翔木業將邊角廢料作為鍋爐燃料,使生產消耗燃煤由原來的0.5噸/立方米,減至現在的0.12噸/立方米,按設計產量年可節約燃煤費用300多萬元。同時還減少了安全隱患和環境污染。凱達木業與省林科院技術合作,對制膠工藝進行技術革新,經反復試驗獲取成功,降低膠料成本每噸400元—600元;經過技術革新用次面粉替代好面粉進行調膠,年節約面粉調膠費用2萬多元。另外,凱達木業和宏翔木業科學合理利用春秋兩季風大干燥快特點,加大制材加工量和單板旋切量,最大限度貯存板方材和單板儲存量和其他生產所需原料(木片),從而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