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副局長石玉峰介紹說,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森工集團)正在緊鑼密鼓地落實國家《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力爭到2020年,使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成為我國儲備木材資源的重要戰略基地。
石玉峰介紹說,從2011年起,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將大幅調減木材采伐量,初定由2010年的年產木材230萬立方米調減到年產木材110萬立方米,調減幅度達52%。而后,經過過渡,逐步停止天然林主伐木材生產。
到2020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將努力完成人工造林69萬公頃,封山育林103萬公頃,中幼林撫育405萬公頃,補植182萬公頃,改造低質低效林44萬公頃,改培優質大徑材商品林60萬公頃;努力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到20個、自治區(部)級8個,保護區總面積達到210萬公頃,占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面積的11%;努力使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蓄積量增長1.3億立方米,達到10.173億立方米,承擔起全國森林蓄積增長量十分之一的歷史重任。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生態功能區面積達1067萬公頃,有林地面積817萬公頃,是中國最大的國有林區。具有森林、草原、濕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是呼倫貝爾草原、松嫩平原乃至整個東北糧食主產區提供重要的生態保障,適生著各類野生植物近千種、野生動物300多種,是我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點地區,在國家生態保護總體戰略中具有特殊地位。
自1952年開始開發建設籌備工作以來,作為中國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這個林區已為國家提供各種林產品1.8億立方米。
多年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不斷進行植樹造林。自1952年至今,累計完成人工更新造林1843.7萬畝,保存人工更新造林1132.1萬畝,森林覆蓋率由開發初期的56.49%提高至77.99%。2000年正式實施天保工程至今,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活立木蓄積增長達1.2億立方米。
石玉峰介紹說,從2011年起,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將大幅調減木材采伐量,初定由2010年的年產木材230萬立方米調減到年產木材110萬立方米,調減幅度達52%。而后,經過過渡,逐步停止天然林主伐木材生產。
到2020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將努力完成人工造林69萬公頃,封山育林103萬公頃,中幼林撫育405萬公頃,補植182萬公頃,改造低質低效林44萬公頃,改培優質大徑材商品林60萬公頃;努力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到20個、自治區(部)級8個,保護區總面積達到210萬公頃,占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面積的11%;努力使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蓄積量增長1.3億立方米,達到10.173億立方米,承擔起全國森林蓄積增長量十分之一的歷史重任。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生態功能區面積達1067萬公頃,有林地面積817萬公頃,是中國最大的國有林區。具有森林、草原、濕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是呼倫貝爾草原、松嫩平原乃至整個東北糧食主產區提供重要的生態保障,適生著各類野生植物近千種、野生動物300多種,是我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點地區,在國家生態保護總體戰略中具有特殊地位。
自1952年開始開發建設籌備工作以來,作為中國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這個林區已為國家提供各種林產品1.8億立方米。
多年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不斷進行植樹造林。自1952年至今,累計完成人工更新造林1843.7萬畝,保存人工更新造林1132.1萬畝,森林覆蓋率由開發初期的56.49%提高至77.99%。2000年正式實施天保工程至今,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活立木蓄積增長達1.2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