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vjnt"></form>

    <address id="fvjnt"><nobr id="fvjnt"><nobr id="fvjnt"></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fvjnt"><dfn id="fvjnt"><menuitem id="fvjnt"></menuitem></dfn></address>
            購買模板QQ:938519908  |  二維碼  |    |  客服中心  |  網站導航  |  手機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木業資訊 » 正文

            浙江東陽南馬竹席加工業成為全國最大的竹席加工基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10-29  瀏覽次數:462
            核心提示:提起東陽南馬的經濟,很多人都會想到木線和紅木家具,其實,現在對南馬農民貢獻最大的是另外一個行業竹席加工業。就像夏天我們離不開竹席一
             提起東陽南馬的經濟,很多人都會想到木線和紅木家具,其實,現在對南馬農民貢獻最大的是另外一個行業———竹席加工業。就像夏天我們離不開竹席一樣,很多南馬人都會制作竹席,很多家庭的主要經濟收入就來源于竹席加工。據業內人士統計,南馬有將近2000家竹席加工戶,從業人員2.8萬左右,堪稱全國最大的竹席加工基地。

             

            讓人想不到的是,南馬竟是一個不產竹子的地方。那么,不產竹子的南馬為何能創造出一個竹席加工的行業神話呢?


            記者 張海濱 通訊員 方龍飛 文/攝

                市場逼出來的選擇

                在東陽市南馬鎮防軍村,記者找到了最早一批做竹席的馬加平等人。如今,馬加平辦了一個以竹涼席為主的竹制品加工廠,馬加平也是省林業廳竹制品協會會員。

                看上去,位于路邊的工廠只是一幢農民的小洋房,走下去,才發現里面是一個寬敞的廠房。這兩年,竹席行業行情火暴,南馬的竹席加工戶都在為土地和廠房發愁,馬加平也和大家一樣,把地下室和房子邊上的空地都發展成了廠房的一部分。

                馬加平以前是加工草席的,大約從1996年開始,手工打制草席漸漸被市場淘汰,代之以機制草席。馬加平的創業之路就是從機制草席開始。當時,涼快、美觀的竹涼席非常暢銷,馬加平打心底里想轉做竹涼席,因為這樣不用換機器設備。但是,南馬一帶是沒有竹子的,要做竹涼席,就得從外面采購,這竹子一根就有好幾米長,而且很重,運輸不方便。

                馬加平和一些加工大戶經過慎重考慮后決定,改行做竹涼席,南馬沒有竹子,咱們就從外面拉竹子做。馬加平說,這主要是南馬有著雄厚的草席編織技術和一支龐大的在全國各地奔走的銷售大軍。當然,南馬人天生具有的那種奮斗精神也起了很大作用。一句話,如果沒有當時的決然,也就不會有現在南馬竹席加工行業的神話。

             

                坎坷的發展之路

                起初,馬加平等加工戶都是從衢州、龍游一帶購進原竹,用拖拉機運回來。那時候,就有這么一支人數眾多的拖拉機大軍,專門奔走于南馬和衢州、龍游之間,為馬加平等加工戶運送原竹?墒枪獍言窭M來還不行,還需要拉絲,要把竹子變成能編織的竹絲。于是,大家又從安吉買進拉絲機,請了拉絲師傅,這才把一根根竹絲拉出來。

                后來,有加工戶發現,這樣做不但要大費周章,而且弄不好就要虧本,最后就改從龍游那邊買加工過的竹絲。再后來,有南馬人就干脆辦起了拉絲廠。2002年,浙江省成立了竹制品協會,在省、市政府的關注下,南馬竹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加工技術也得到了飛速提高。剛開始的時候,馬加平的一臺編織機只能編制40余米,一個編織工編一天不會超過20條竹席,現在,一個編織工一天已經能編120多條竹席了。

                今年初,馬加平為自己新買了一輛奧迪小轎車。在農村,能開上奧迪那是有實力的象征,具有相同意義的,還有城區的商品房。與馬加平一樣,今年很多竹席加工大戶都買了奧迪、天籟等好車,很多人在城區買了商品房,有的還在杭州也買了房子。村民說,杭州那兒的房價是2.2萬元一平方米。

             

                一臺機器需要20萬元流動資金

                在南馬,只要沿著路走,到處可見加工竹涼席的農戶。現在竹席行業是南馬參與人數最多,涉及面最廣,惠及農戶數最多的產業。根據推算,南馬有將近2000家竹席加工戶。以最低的每個加工戶有兩臺編織機器,一臺編織機器有7個從業人員計算,南馬從事竹席行業的人有2.8萬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年紀大的村民也能從事竹席加工活,月工資都在1500元以上。

                10月19日,從南馬鎮信用社領到貸款后,家住南馬鎮區的方國平開始開足馬力制作竹涼席。方國平的家里有兩臺機器,今年竹涼席生意不錯,一臺機器的凈利潤有四五萬元,這讓方國平整天看起來都是在笑的。

                天熱的時候賣竹涼席,天涼了就一心一意做竹涼席,這是現在南馬竹席制作的又一個特點。也正因此,竹席行業的流動資金周轉量要求非常大,雖然購買一臺編織機器只需要一萬多元,但是運行一臺機器一年就要占用20萬元資金,而一般最小生產規模的家庭作坊都擁有兩臺機器,也就是說,起碼要占用40萬元資金。這對于農民來說,絕對是一筆巨額投資。在這方面,南馬信用社為竹席加工戶提供了最及時的信貸支持。

                “今年,南馬信用社就支持了296戶竹席生產農戶,貸款金額5213萬元,在銷售旺季,這些竹席生產農戶的存款金額則達到了6000多萬元。”據南馬信用社的楊新月主任介紹,竹席行業的這個特點注定它要成為信用社的重點扶持對象,不過,竹席行業的貸款期限比較短,半年時間就足夠了,他們往往10月份向信用社貸款,到第二年4月份貨款回籠后再還給信用社。

             

                竹席加工的行業神話能否持續

                當年南馬草席的繁盛,對南馬來說其實更像是一場教訓。

                在南馬,草席歷來是農民的主要創業之路之一,可是由于南馬不切實際大量發展草席產業,讓南馬草席生產企業承受了巨大損失,F在南馬草席已經基本被淘汰了,像東湖村,以前每天有好幾車草席要發往各地,如今這些都已經變成了竹席。

                那么,南馬的竹席會不會步草席的后塵呢?許多加工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前幾年,竹席銷售到外地,有關部門還要收每噸80元的費用,現在這筆費用被砍掉了。要知道,大的企業一年都要銷售400噸以上成品,光這一項就為企業省下了3.2萬元。”馬加平說,現在制約加工戶們發展的主要是土地,做竹席加工沒有場地不行,兩臺機器,就得有儲存40萬元竹席的場地,因為竹席是要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才開始進入銷售旺季的。除了土地,竹席行業的發展還離不開兩點:一是行業龍頭企業的帶路,二是農村信用社的資金扶持,F在,南馬信用社的扶持力度很大,已經為許多加工戶解決了資金難題,如果南馬再成立竹制品協會的話,就能保證竹席行業走上良性持續發展之路。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199526299有事請留言199526299有事請留言

            湘公網安備 43011102000568號

            无翼乌全彩无漫画大全_在线免费观看色片_依欧美视频_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form id="fvjnt"></form>

              <address id="fvjnt"><nobr id="fvjnt"><nobr id="fvjnt"></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fvjnt"><dfn id="fvjnt"><menuitem id="fvjnt"></menuitem></dfn></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