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礦業經濟咨詢機構AME預計,在未來十年間,全球鋼材 需求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盡管增幅可能會低于上一個十年。在2000年-2010年的十年間,中國經濟迅速崛起,工業化進程加快,支撐全球鋼材需求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8.6%。在經歷2008年-2009年經濟危機導致的鋼材需求增長減速后,全球其他地區(特別是歐洲和中東)鋼材和鐵礦石 需求都將恢復增長。2010年全球粗鋼 產量預計將同比增長12%,達到13.67億t,復蘇速度超過之前預期。AME預計2010年-2020年全球鋼材需求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降至5.4%,2020年-2030年進一步降至3.2%。
鐵礦石需求增長同樣也是得益于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尤其是中國對鐵礦石需求的強勁增長。預計到2030年全球鐵礦石表觀消費量將達到57.50億t,2010年-203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3%。短期內中國鐵礦石需求仍保持強勁,但2010年-2030年間中國鐵礦石需求增長將穩步下降。
中國鐵礦石增產,造成鐵礦石品位大幅下降。2003年中國國產鐵礦石的平均品位為40%,但目前已經降至25%左右,鐵礦石品位降低無疑將推高中國鐵礦石生產成本。然而,中國礦山高成本運營與其直接或間接屬于國有企業無關。中國政府確保國內鐵礦石生產,希望國內旺盛的鐵礦石需求不至于被國際鐵礦石巨頭當作大幅提價的借口。未來中國鐵礦石產量仍將占據全球鐵礦石市場相當大的份額,但隨著鐵礦石品位降低,中國不得不通過大量進口來滿足國內需求。
除中國外,包括印度、獨聯體和中東國家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國家的鐵礦石需求量也將持續增長。與此同時,亞洲(不含中國和印度)鐵礦石需求增長還得益于韓國、中國臺灣、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鋼鐵工業的發展。廢鋼供應有限,意味著直接還原鐵和生鐵 的需求增長。短期內,中東國家鋼鐵生產快速增長,2013年增長速度將超過中國。今后十年中東國家鋼材產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7.3%,成為全球鋼材增產最快的地區。中國以5.8%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位居全球第二。
中東鐵礦石需求增長主要來自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今后20年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鐵礦石需求將占到中東總計需求量的80%。2010年-2030年,中東鐵礦石需求量占全球總計需求量的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