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六月中旬以來,滿洲里檢驗檢疫局鐵路口岸辦事處工作人員在現場檢疫及蟲情監測中發現,今年進境原木攜帶蟲情與往年同期相比有明顯不同,天牛類有害生物的截獲次數及數量大幅增加,而往年截獲數量較多的小蠹類有害生物則略有下降。自6月10日至7月10日,滿洲里檢驗檢疫局鐵路辦事處工作人員在進境原木熏蒸場地及進口木材儲運場現場檢疫7次,設置誘捕器9臺,共截獲各類有害生物100余頭(只),其中截獲天牛類38頭,是去年同期截獲數量的3倍,種類主要以云杉小墨天牛及小灰長角天牛為主;小蠹類42頭,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種類主要以十二齒小蠹及落葉松八齒小蠹為主。 原木攜帶天牛數量爆發性增長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今年入夏以來,降雨嚴重偏少,氣溫偏高并持續干旱,樹木抵抗力變差,不僅直接導致了生長在土層脊薄處的一批松樹衰弱枯死,而且還招引天牛大量集中寄生;二是天牛屬喜高溫昆蟲,高溫使其更加活躍,有利于其生長繁殖;三是隨著俄羅斯木材采區的變化,不同林區之間攜蟲數量及種類可能存在差異。
滿洲里檢驗檢疫局鐵路辦事處正密切關注進境原木攜帶天牛數量大幅增長的蟲情動向,增加現場檢疫次數,積極采取措施將疫情阻截于國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