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7月7日訊(記者楊軍通訊員羅中華張雁時)一車車木材源源不斷從外地運來,一車車細木工板又絡繹不絕銷往天南地北。這是記者7月2日在桃江縣鲊埠回族鄉采訪時看到的場景。經過十幾年發展,鲊埠成為與河北邢臺、山東臨沂齊名的我國南方最大細木工板加工基地。目前,該鎮年產細木工板600萬張,產值達6億多元。
細木工板俗稱大芯板,是具有實木板芯的膠合板。地處偏僻又沒有資源優勢的鲊埠,其細木工板業的發展主要得益于一批走南闖北的農民企業家。1997年,在山東、河北等地做木膠板販運生意的詹范賢,回家鄉鲊埠創辦了第一個細木工板廠,帶動一批在外經商務工能人回鄉創業。他們帶回了資金、技術、管理和市場,使鲊埠逐步形成了集原料供應、加工及營銷等要素于一體的細木工板產業鏈,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木材及半成品源源不斷流來,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目前,全鄉共有細木工板加工企業56家,安置6000多農民在家門口就業,年發放工資7000多萬元。
鄉黨委、鄉政府積極引導企業做大做強,新上了一批規模較大、檔次較高的項目。其中,湘益木業投資1500萬元進行擴建后,年產環保細木工板120萬張。近兩年,大部分企業添置了吸塵設備,將粉末、木屑等吸入鍋爐充當燃料,既凈化了空氣,又節約了資源。去年,鄉政府規劃建設占地500畝的細木工板工業園區,該園建成后,能容納較大規模企業20多家,年創產值10億元、利稅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