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采訪團一行來到了大興安嶺呼中區碧水鎮的興安木業碧水人造板廠,全廠占地面積19.4萬平方米。1970年,當時的鐵道兵后勤部505部隊建成此場,建成后,這個廠就一直為大興安嶺以及國家的建設做著巨大的貢獻。
從建廠之初到今天,興安木業碧水人造板廠已經走過了悠悠40載,據人造板廠的相關負責人徐先生介紹當初建廠時,為了支援國家建設,砍伐了不少樹木。但自從2008年以來,人造板廠意識到了環保的重要性,投入共580萬資金,對廠區內的纖維板車間、細木工板進行原料貯存和技術改造。尤其是在“以煤帶木”的工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碧水人造板廠有這樣一句話:“即使是地上扎進的一根刺,也要把它拔出來進行在加工。”在廠區,所有的木頭原料都被合理的使用到了各個車間。即使是剩余的邊角碎料都可經粉碎成為纖維板生產原料,而生產中出現的粉塵等物質則作為了燒鍋爐的原料。實現了資源最大程度的利用。
從建廠之初到今天,興安木業碧水人造板廠已經走過了悠悠40載,據人造板廠的相關負責人徐先生介紹當初建廠時,為了支援國家建設,砍伐了不少樹木。但自從2008年以來,人造板廠意識到了環保的重要性,投入共580萬資金,對廠區內的纖維板車間、細木工板進行原料貯存和技術改造。尤其是在“以煤帶木”的工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碧水人造板廠有這樣一句話:“即使是地上扎進的一根刺,也要把它拔出來進行在加工。”在廠區,所有的木頭原料都被合理的使用到了各個車間。即使是剩余的邊角碎料都可經粉碎成為纖維板生產原料,而生產中出現的粉塵等物質則作為了燒鍋爐的原料。實現了資源最大程度的利用。